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剧目孵化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戏剧家》 优秀剧本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指导
在纪念谐剧诞生70周年暨沈伐同志从艺5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    发布时间:2012-04-01    点击:6769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举行的纪念谐剧诞生70周年暨沈伐同志从艺50周年座谈会,既是对谐剧历史进程和艺术成就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谐剧前进道路和发展方向的展望与规划。我代表省委宣传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谐剧艺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为发展谐剧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沈伐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向为繁荣发展四川曲艺事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全省曲艺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谐剧是巴蜀文化沃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继承了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吸收了外来的西方文艺营养,诙谐幽默,雅俗共赏,小中见大,寓教于乐,以鲜明而独特的巴蜀风格、巴蜀特色、巴蜀气派自立于民族曲艺之林。70年来,在三代谐剧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产生了一批享誉全国的名家大师和深受群众喜爱的经典作品,使谐剧这一巴蜀文艺奇葩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深切地勉怀谐剧创始人和奠基者、著名表演艺术大师王永梭先生。与此同时,我们也对谐剧队伍的壮大、谐剧艺术的发展、谐剧事业的繁荣充满信心,寄予厚望。

下面,我就在新形势下发展谐剧事业谈几点意见。

一、谐剧的基础在创作。谐剧要发展,作品是根基。

作为舞台表演艺术,剧本是谐剧存在的先决条件。谐剧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凭借一个表演者完成人物塑造和故事叙述,要求剧本构思巧妙、情节紧凑、语言精炼、余韵悠远,这对作者的艺术功底、写作能力和生活积累是严峻的考验。回顾谐剧70年来的发展历程,其中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推动因素就是优秀剧本。正是基于《卖膏药》、《黄巡官》、《王保长》、《零点七》、《蓝贵龙接妻》等一批优秀作品,通过王永梭、沈伐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精彩演绎,谐剧才获得观众的认可、得到群众的喜爱,逐渐成长为曲艺百花园中别具一格、自立门户的崭新艺术形式。传统曲艺有久远的历史传承和丰厚的艺术积淀,但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满足于炒陈饭、演旧剧。我们今天发展谐剧事业,就要从剧本创作抓起。首先要培养、煅练一支优秀的创作队伍。谐剧的发展,离不开王永梭、包德宾这样的杰出创作人才。正是他们创作的经典作品为谐剧艺术家提供了展示舞台,为谐剧艺术打开了广阔天地。因此,要从培养创作人才这一源头入手,才能在作品数量和质量上取得突破,从而为谐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在创作中遵循“二为”方向,实践“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火热生活是谐剧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剧本创作要关注当下,聚焦热点,反映民声。要运用谐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批评假恶丑,弘扬真善美,紧跟时代,反映生活,推陈出新,催生精品。第三,要在创作中立足巴蜀大地,体现地方特色,从现实生活中提炼素材。谐剧源于生活,来自民间。它的生命在于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它的活力在于四川人的思维、语言、智慧、幽默,它的本质在于用艺术手段真实反映底层的悲欢离合、人民的喜怒哀乐。谐剧创作要从博大精深而又日新月益的巴蜀文化中汲取营养,深入生活、介入当下,想群众之所想、言群众所欲言,在故事中浓缩现实、在观众中引起共鸣、在笑声中发人深省。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受到群众的欢迎,才具有艺术性和生命力。希望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谐剧创作,有更多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使谐剧艺术欣欣向荣,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谐剧的灵魂在表演。谐剧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谐剧艺术作为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对演员的文化积淀、表演才能、舞台经验、生活积累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有着很高要求,是真正的“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种曲艺门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优秀演员。这在谐剧艺术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创始人王永梭先生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特别是在国立剧专师从曹禺等现代戏剧大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和开阔的艺术视野。在此基础上,他继承传统又求新求变,融会中西又关注现实,从而催生了谐剧这朵曲艺奇葩并把它推向高峰。70年来,谐剧在三代艺术家手中薪火相传,枝繁叶茂。如果说老一辈艺术家是谐剧艺术的标杆和高峰,年青一代谐剧演员的出现和成长,就是谐剧艺术的未来和希望。目前活跃在我省文艺界的几位青年谐剧演员,已经在观众中创出一定知名度,拥有一定影响。希望青年演员以老一辈艺术家为榜样,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在艺术探索上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在表演道路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接好班、挑大梁,成长为谐剧艺术的中坚力量,沿着前辈开创的艺术道路不断前进。

三、谐剧的生命在民间。谐剧要发展,媒介是平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在一个信息交流迅捷、文化产品丰富、娱乐方式多样的时代,包括谐剧在内的传统曲艺如何求得新形势下自身的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摸索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与网络等现代传媒的结合,为传统曲艺开拓新的传播渠道、构建新的发展平台。信息时代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播平台的开放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播的效率和效果。传统曲艺在当前的边缘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播渠道的单一与封闭。传统的剧场演出,一定程度上存在场次有限、受众面窄、影响力小的弊端。与此同时,作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网络已日益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信息渠道和娱乐平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6月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的增加,既是对传统娱乐方式的分流与挑战,也为文学艺术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与空间。互联网是一个没有国界、永不落幕、互动参与的广阔舞台,完全可以成为传统曲艺的信息平台,成为剧场演出的无限延伸,成为广大曲艺创作者、表演者、爱好者、研究者的共同家园。把谐剧的名家经典搬上网络,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观看谐剧、了解谐剧、喜爱谐剧。2005年,由四川省振兴川剧领导小组、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中国川剧网正式开通。三年来,通过丰富的内容、即时的资讯、互动的参与、定期的活动,中国川剧网已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受到川剧界人士和广大戏迷的热烈欢迎,也发展了一批川剧爱好者,其中有不少年青人。包括谐剧在内的传统曲艺应该也可以依托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展示魅力、凝聚人气、培养观众、扩大影响,从而占据信息高地,构建发展平台,开拓广阔空间。

同志们,朋友们,江山代有人才出,万紫千红春满园。新的时代对曲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环境对曲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是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迫切需要和必由之路,是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与神圣职责。作为四川曲艺的代表剧种,谐剧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它的成就,浸透着艺术家的心血。它的进步,顺应着大时代的发展。人民需要更多的优秀作品,时代呼唤更多的优秀人才。谐剧艺术前景广阔、大有希望,谐剧事业机遇宝贵、大有可为。希望广大谐剧工作者共同努力,开拓创新,使谐剧艺术再攀高峰,为谐剧事业再创辉煌。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举行的纪念谐剧诞生70周年暨沈伐同志从艺50周年座谈会,既是对谐剧历史进程和艺术成就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谐剧前进道路和发展方向的展望与规划。我代表省委宣传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谐剧艺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为发展谐剧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沈伐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向为繁荣发展四川曲艺事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全省曲艺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谐剧是巴蜀文化沃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继承了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吸收了外来的西方文艺营养,诙谐幽默,雅俗共赏,小中见大,寓教于乐,以鲜明而独特的巴蜀风格、巴蜀特色、巴蜀气派自立于民族曲艺之林。70年来,在三代谐剧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产生了一批享誉全国的名家大师和深受群众喜爱的经典作品,使谐剧这一巴蜀文艺奇葩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深切地勉怀谐剧创始人和奠基者、著名表演艺术大师王永梭先生。与此同时,我们也对谐剧队伍的壮大、谐剧艺术的发展、谐剧事业的繁荣充满信心,寄予厚望。

下面,我就在新形势下发展谐剧事业谈几点意见。

一、谐剧的基础在创作。谐剧要发展,作品是根基。

作为舞台表演艺术,剧本是谐剧存在的先决条件。谐剧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凭借一个表演者完成人物塑造和故事叙述,要求剧本构思巧妙、情节紧凑、语言精炼、余韵悠远,这对作者的艺术功底、写作能力和生活积累是严峻的考验。回顾谐剧70年来的发展历程,其中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推动因素就是优秀剧本。正是基于《卖膏药》、《黄巡官》、《王保长》、《零点七》、《蓝贵龙接妻》等一批优秀作品,通过王永梭、沈伐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精彩演绎,谐剧才获得观众的认可、得到群众的喜爱,逐渐成长为曲艺百花园中别具一格、自立门户的崭新艺术形式。传统曲艺有久远的历史传承和丰厚的艺术积淀,但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满足于炒陈饭、演旧剧。我们今天发展谐剧事业,就要从剧本创作抓起。首先要培养、煅练一支优秀的创作队伍。谐剧的发展,离不开王永梭、包德宾这样的杰出创作人才。正是他们创作的经典作品为谐剧艺术家提供了展示舞台,为谐剧艺术打开了广阔天地。因此,要从培养创作人才这一源头入手,才能在作品数量和质量上取得突破,从而为谐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在创作中遵循“二为”方向,实践“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火热生活是谐剧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剧本创作要关注当下,聚焦热点,反映民声。要运用谐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批评假恶丑,弘扬真善美,紧跟时代,反映生活,推陈出新,催生精品。第三,要在创作中立足巴蜀大地,体现地方特色,从现实生活中提炼素材。谐剧源于生活,来自民间。它的生命在于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它的活力在于四川人的思维、语言、智慧、幽默,它的本质在于用艺术手段真实反映底层的悲欢离合、人民的喜怒哀乐。谐剧创作要从博大精深而又日新月益的巴蜀文化中汲取营养,深入生活、介入当下,想群众之所想、言群众所欲言,在故事中浓缩现实、在观众中引起共鸣、在笑声中发人深省。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受到群众的欢迎,才具有艺术性和生命力。希望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谐剧创作,有更多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使谐剧艺术欣欣向荣,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谐剧的灵魂在表演。谐剧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谐剧艺术作为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对演员的文化积淀、表演才能、舞台经验、生活积累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有着很高要求,是真正的“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种曲艺门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优秀演员。这在谐剧艺术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创始人王永梭先生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特别是在国立剧专师从曹禺等现代戏剧大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和开阔的艺术视野。在此基础上,他继承传统又求新求变,融会中西又关注现实,从而催生了谐剧这朵曲艺奇葩并把它推向高峰。70年来,谐剧在三代艺术家手中薪火相传,枝繁叶茂。如果说老一辈艺术家是谐剧艺术的标杆和高峰,年青一代谐剧演员的出现和成长,就是谐剧艺术的未来和希望。目前活跃在我省文艺界的几位青年谐剧演员,已经在观众中创出一定知名度,拥有一定影响。希望青年演员以老一辈艺术家为榜样,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在艺术探索上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在表演道路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接好班、挑大梁,成长为谐剧艺术的中坚力量,沿着前辈开创的艺术道路不断前进。

三、谐剧的生命在民间。谐剧要发展,媒介是平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在一个信息交流迅捷、文化产品丰富、娱乐方式多样的时代,包括谐剧在内的传统曲艺如何求得新形势下自身的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摸索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与网络等现代传媒的结合,为传统曲艺开拓新的传播渠道、构建新的发展平台。信息时代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播平台的开放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播的效率和效果。传统曲艺在当前的边缘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播渠道的单一与封闭。传统的剧场演出,一定程度上存在场次有限、受众面窄、影响力小的弊端。与此同时,作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网络已日益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信息渠道和娱乐平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6月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的增加,既是对传统娱乐方式的分流与挑战,也为文学艺术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与空间。互联网是一个没有国界、永不落幕、互动参与的广阔舞台,完全可以成为传统曲艺的信息平台,成为剧场演出的无限延伸,成为广大曲艺创作者、表演者、爱好者、研究者的共同家园。把谐剧的名家经典搬上网络,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观看谐剧、了解谐剧、喜爱谐剧。2005年,由四川省振兴川剧领导小组、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中国川剧网正式开通。三年来,通过丰富的内容、即时的资讯、互动的参与、定期的活动,中国川剧网已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受到川剧界人士和广大戏迷的热烈欢迎,也发展了一批川剧爱好者,其中有不少年青人。包括谐剧在内的传统曲艺应该也可以依托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展示魅力、凝聚人气、培养观众、扩大影响,从而占据信息高地,构建发展平台,开拓广阔空间。

同志们,朋友们,江山代有人才出,万紫千红春满园。新的时代对曲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环境对曲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是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迫切需要和必由之路,是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与神圣职责。作为四川曲艺的代表剧种,谐剧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它的成就,浸透着艺术家的心血。它的进步,顺应着大时代的发展。人民需要更多的优秀作品,时代呼唤更多的优秀人才。谐剧艺术前景广阔、大有希望,谐剧事业机遇宝贵、大有可为。希望广大谐剧工作者共同努力,开拓创新,使谐剧艺术再攀高峰,为谐剧事业再创辉煌。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