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长江水,济世情意长
——评话剧《同舟共济》
宋雨霜
成都文理学院写作教师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江水滔滔,地理暂可阻隔,却隔不断命运与共的同胞情意。由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出品的校园话剧《同舟共济》,讲述了同济大学内迁李庄,演绎“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的故事。9月1日,笔者和朋友于西南民大新星剧场观看此剧首演。抗战时期的李庄故事生动地呈现于眼前,观剧时为之感动和震撼,回味此剧仍觉心潮澎湃,故写此数语致敬该剧创作人员及那段历史。
一、人物设计:角色众多再现时代群像
提到李庄,自然蹦出来一些名人,他们是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傅斯年……在此之前关于李庄的文艺作品,呈现视角多着眼于大师们,这种宏大叙事也无可厚非。该剧创新性地立足李庄本土,基于这里的物理空间、文化空间,关联学地两方主体,塑造了生动立体、真实可感的群像。
第一场戏,剧中人物多半亮相。以“是否接纳同大”为话题,开明乡绅罗老爷、蛮横狭隘的杨老爷父子、以刘继宗为代表的李庄青年们、乡民代表李大嬢和肖老三等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或同意,或拒绝,每个群体的发言都有理由,这理由里彰显着他们的价值观念、认知水平。他们有的精明虚伪,有的保守市侩,有的开明大度,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行为特点促成后续剧情矛盾冲突的升级。
同大内迁至李庄一事,罗怀民代表的士绅阶层,开明大度地支持。杨老爷、李大嬢等人,却质疑、迟疑,甚至拒绝。对同大内迁到李庄的态度有差异,出现争端,反而显得真实。他们当中有反对、质疑的声音,更符合李庄本土视角下的叙事逻辑。纵观前后剧情,李庄人态度的转变更有对比之效,体现出情意在相处中生长、价值观在相守中融合的意蕴。杨老爷父子、李大嬢等人的态度转变,为戏剧增加一份真实、温情感。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解除误会,互帮互爱,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底色彰显出来。
男主角刘继宗是孤儿,吃李庄的“百家饭”长大。作为学地连接的重要主体,他身上既有李庄人传统的善良敦厚,也有新青年的勇敢积极。他的表现可圈可点,让观众揪心也让人心生敬意的是他面临去留时的选择。同大要迁回上海,面对同学王若瑜的盛情邀请,刘继宗第一反应不是离开李庄同赴上海。他想要留在李庄,因为这里是家乡,需要他的坚守。这份坚守的情怀十分可敬。
挣扎过后,他终究还是去了上海。这离不开王宁远教授的劝说,更因受到好友冯世杰的影响。冯世杰的出走、逝去,留下的遗愿——革命,救更多的人,促使刘继宗思考如何面对更大的“战场”。留在李庄,刘继宗坚定不悔地守护、建设家乡;奔赴上海,他将在同大深造,以更大的本领救助更多的人。留或守,看似两难,因为一颗爱国之心、一份报国之志,不再是难题。
在参军请愿的那个场景中,一个个名字响亮地出现。这一幕震撼人心,一个个名字、一颗颗爱国心,在此刻交汇回响。我想象在数十年前,硝烟弥漫的年代,英勇无畏的人们成为战士,正是他们保家卫国,换来了如今的和平年代。还有为了救人而不幸被土匪杀害的冯世杰、把一生都献给中国医疗的魏特教授,他们的逝去是悲壮崇高的。视力受限却力争上前线的沈中楷、不畏艰险传道授业的王宁远教授、温柔坚强乐于助人的王若瑜,他们体现了同济人的风采和担当。
二、学地关系:大学和小镇数载相守相携
一所大学,一座小镇,在历史的特殊节点发生连接,融入并改写彼此的命运,演绎一段赓续文脉的传奇。
李庄作为长江边的小镇,在战乱年代暂得安宁。它以厚重的历史、淳朴的民风成为一个战时庇护所,迎接着漂泊中的同大。抗战时期,李庄管辖乡镇较多,村民却不足四千人,庙宇祠堂较多,有“九宫十八庙”和乡绅私宅可以租用,为研究机构、学校和近万人的迁入提供了保障。
在剧中,请菩萨、挪空间为办学这幕戏是动人的。乡土文化浓厚的李庄,寺庙空间、菩萨代表的诸神佛十分重要。可是在办学空间紧缺的现实面前,李庄人体现出了巨大的勇气。红色灯光营造出来的庄严、神秘氛围中,李庄人跪拜、诵经、祈祷,祈求菩萨的原谅。想来菩萨也不会怪罪的,因为李庄人的义行善举挺起了文化脊梁。
肖老三的小饭店提供地方美食,也是师生相聚欢谈的重要场所。白肉命名,记录着学地美好的食物记忆。送别时,李大嬢送来的白糕、王宁远教授饮下的白酒,都寄托着李庄人的不舍和祝福。
于李庄,同大人的来临,是一次文明开化、接触西学的机会。他们了解人体结构,见识科普展览,见到电灯带来的光明。更重要的是,让当地人吃尽苦头的疾病麻脚瘟在同大人的研究下“现出原形”。科技、医疗、文化的浸润,让李庄人过得更健康、幸福。这也充分说明高校西迁对促进西部地区社会文教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曾经,同大人是李庄人口中的“下江人”,这个称呼有着隔阂、距离、生疏感。相处六载,命运与共,他们是共饮一江水的兄弟姐妹。同济有了李庄,犹如漂泊船只有了港湾;李庄有了同济,犹如点亮一盏明灯。学地相遇相守,演绎一段历史传奇。
三、文化内涵:李庄精神具有深厚的力量
李庄精神是抗战时期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群体情感、意识、行为的精神凝炼,既具有抗战精神的一般内涵,又含有独特的精神意蕴。《同舟共济》的精彩演绎,挖掘、传承、彰显了具有多元文化内涵的李庄精神。
其一,隐忍包容、厚德载物的乡土精神。同济大学所处的上海,属于相对发达的城市。在城市遭遇灾难时,李庄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以同大为代表的大批文化机构、高校等。乡土世界向来是文学艺术取材的渊薮,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家园。战时的李庄作为一方相对安宁的乡土世界,犹如诺亚方舟,延续了文化血脉,保护了文化星火,可谓功不可没。
其二,共赴国难、共克时艰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些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一所大学、一座小镇,面对战火做到双向奔赴,团结一致。“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十六字电报,凝结一份庄严且温情的承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一家人,共渡难关义不容辞。
其三,严谨治学、求真传道的科学精神。同济人立志要解决李庄人麻脚瘟的疾病,救死扶伤;开展科普展览弘扬科学知识,普惠众生;牵线搭桥点亮电灯,驱散黑暗;积极治学赓续文化,培养祖国栋梁之材……作为高校,同大在战乱年代依旧高扬求真向上的旗帜,没有丧失知识分子的骨气和底气,可叹可敬。
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电子学家王守觉曾在李庄求学,他留下的文字挂在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的墙上:“国家的核心是人,人的核心是精神。愿李庄精神代代相传,激励一代代青年,奋发图强振兴中华。”这番话道出了李庄精神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也是该剧的精神导向。
这部原创校园话剧,尚有提升空间。例如结尾告别时,人物的抒情性语言过多,显得冗杂拖沓。结束场景的背景设计上,建议优化视觉性标志物,视听交融更显余味悠长。瑕不掩瑜,《同舟共济》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既是编剧张劲圆多年“同济外公”心愿的心血之作,又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致敬、挖掘、弘扬抗战文化的创新力作。
“金沙金,黄浦黄,同舟共济长江长……”致敬李庄,致敬我们摧而弥坚、生生不息的祖国!
同饮长江水,济世情意长
——评话剧《同舟共济》
宋雨霜
成都文理学院写作教师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江水滔滔,地理暂可阻隔,却隔不断命运与共的同胞情意。由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出品的校园话剧《同舟共济》,讲述了同济大学内迁李庄,演绎“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的故事。9月1日,笔者和朋友于西南民大新星剧场观看此剧首演。抗战时期的李庄故事生动地呈现于眼前,观剧时为之感动和震撼,回味此剧仍觉心潮澎湃,故写此数语致敬该剧创作人员及那段历史。
一、人物设计:角色众多再现时代群像
提到李庄,自然蹦出来一些名人,他们是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傅斯年……在此之前关于李庄的文艺作品,呈现视角多着眼于大师们,这种宏大叙事也无可厚非。该剧创新性地立足李庄本土,基于这里的物理空间、文化空间,关联学地两方主体,塑造了生动立体、真实可感的群像。
第一场戏,剧中人物多半亮相。以“是否接纳同大”为话题,开明乡绅罗老爷、蛮横狭隘的杨老爷父子、以刘继宗为代表的李庄青年们、乡民代表李大嬢和肖老三等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或同意,或拒绝,每个群体的发言都有理由,这理由里彰显着他们的价值观念、认知水平。他们有的精明虚伪,有的保守市侩,有的开明大度,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行为特点促成后续剧情矛盾冲突的升级。
同大内迁至李庄一事,罗怀民代表的士绅阶层,开明大度地支持。杨老爷、李大嬢等人,却质疑、迟疑,甚至拒绝。对同大内迁到李庄的态度有差异,出现争端,反而显得真实。他们当中有反对、质疑的声音,更符合李庄本土视角下的叙事逻辑。纵观前后剧情,李庄人态度的转变更有对比之效,体现出情意在相处中生长、价值观在相守中融合的意蕴。杨老爷父子、李大嬢等人的态度转变,为戏剧增加一份真实、温情感。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解除误会,互帮互爱,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底色彰显出来。
男主角刘继宗是孤儿,吃李庄的“百家饭”长大。作为学地连接的重要主体,他身上既有李庄人传统的善良敦厚,也有新青年的勇敢积极。他的表现可圈可点,让观众揪心也让人心生敬意的是他面临去留时的选择。同大要迁回上海,面对同学王若瑜的盛情邀请,刘继宗第一反应不是离开李庄同赴上海。他想要留在李庄,因为这里是家乡,需要他的坚守。这份坚守的情怀十分可敬。
挣扎过后,他终究还是去了上海。这离不开王宁远教授的劝说,更因受到好友冯世杰的影响。冯世杰的出走、逝去,留下的遗愿——革命,救更多的人,促使刘继宗思考如何面对更大的“战场”。留在李庄,刘继宗坚定不悔地守护、建设家乡;奔赴上海,他将在同大深造,以更大的本领救助更多的人。留或守,看似两难,因为一颗爱国之心、一份报国之志,不再是难题。
在参军请愿的那个场景中,一个个名字响亮地出现。这一幕震撼人心,一个个名字、一颗颗爱国心,在此刻交汇回响。我想象在数十年前,硝烟弥漫的年代,英勇无畏的人们成为战士,正是他们保家卫国,换来了如今的和平年代。还有为了救人而不幸被土匪杀害的冯世杰、把一生都献给中国医疗的魏特教授,他们的逝去是悲壮崇高的。视力受限却力争上前线的沈中楷、不畏艰险传道授业的王宁远教授、温柔坚强乐于助人的王若瑜,他们体现了同济人的风采和担当。
二、学地关系:大学和小镇数载相守相携
一所大学,一座小镇,在历史的特殊节点发生连接,融入并改写彼此的命运,演绎一段赓续文脉的传奇。
李庄作为长江边的小镇,在战乱年代暂得安宁。它以厚重的历史、淳朴的民风成为一个战时庇护所,迎接着漂泊中的同大。抗战时期,李庄管辖乡镇较多,村民却不足四千人,庙宇祠堂较多,有“九宫十八庙”和乡绅私宅可以租用,为研究机构、学校和近万人的迁入提供了保障。
在剧中,请菩萨、挪空间为办学这幕戏是动人的。乡土文化浓厚的李庄,寺庙空间、菩萨代表的诸神佛十分重要。可是在办学空间紧缺的现实面前,李庄人体现出了巨大的勇气。红色灯光营造出来的庄严、神秘氛围中,李庄人跪拜、诵经、祈祷,祈求菩萨的原谅。想来菩萨也不会怪罪的,因为李庄人的义行善举挺起了文化脊梁。
肖老三的小饭店提供地方美食,也是师生相聚欢谈的重要场所。白肉命名,记录着学地美好的食物记忆。送别时,李大嬢送来的白糕、王宁远教授饮下的白酒,都寄托着李庄人的不舍和祝福。
于李庄,同大人的来临,是一次文明开化、接触西学的机会。他们了解人体结构,见识科普展览,见到电灯带来的光明。更重要的是,让当地人吃尽苦头的疾病麻脚瘟在同大人的研究下“现出原形”。科技、医疗、文化的浸润,让李庄人过得更健康、幸福。这也充分说明高校西迁对促进西部地区社会文教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曾经,同大人是李庄人口中的“下江人”,这个称呼有着隔阂、距离、生疏感。相处六载,命运与共,他们是共饮一江水的兄弟姐妹。同济有了李庄,犹如漂泊船只有了港湾;李庄有了同济,犹如点亮一盏明灯。学地相遇相守,演绎一段历史传奇。
三、文化内涵:李庄精神具有深厚的力量
李庄精神是抗战时期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群体情感、意识、行为的精神凝炼,既具有抗战精神的一般内涵,又含有独特的精神意蕴。《同舟共济》的精彩演绎,挖掘、传承、彰显了具有多元文化内涵的李庄精神。
其一,隐忍包容、厚德载物的乡土精神。同济大学所处的上海,属于相对发达的城市。在城市遭遇灾难时,李庄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以同大为代表的大批文化机构、高校等。乡土世界向来是文学艺术取材的渊薮,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家园。战时的李庄作为一方相对安宁的乡土世界,犹如诺亚方舟,延续了文化血脉,保护了文化星火,可谓功不可没。
其二,共赴国难、共克时艰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些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一所大学、一座小镇,面对战火做到双向奔赴,团结一致。“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十六字电报,凝结一份庄严且温情的承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一家人,共渡难关义不容辞。
其三,严谨治学、求真传道的科学精神。同济人立志要解决李庄人麻脚瘟的疾病,救死扶伤;开展科普展览弘扬科学知识,普惠众生;牵线搭桥点亮电灯,驱散黑暗;积极治学赓续文化,培养祖国栋梁之材……作为高校,同大在战乱年代依旧高扬求真向上的旗帜,没有丧失知识分子的骨气和底气,可叹可敬。
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电子学家王守觉曾在李庄求学,他留下的文字挂在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的墙上:“国家的核心是人,人的核心是精神。愿李庄精神代代相传,激励一代代青年,奋发图强振兴中华。”这番话道出了李庄精神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也是该剧的精神导向。
这部原创校园话剧,尚有提升空间。例如结尾告别时,人物的抒情性语言过多,显得冗杂拖沓。结束场景的背景设计上,建议优化视觉性标志物,视听交融更显余味悠长。瑕不掩瑜,《同舟共济》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既是编剧张劲圆多年“同济外公”心愿的心血之作,又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致敬、挖掘、弘扬抗战文化的创新力作。
“金沙金,黄浦黄,同舟共济长江长……”致敬李庄,致敬我们摧而弥坚、生生不息的祖国!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