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剧目孵化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戏剧家》 优秀剧本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评论
现代戏剧平民化人物塑造的艺术高度
(浅析现代川剧《大千世界》)
作者:范远泰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二级巡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07-29    点击:44

微信图片_20240919154213.jpg

大型无场次现代川剧《大千世界》近期与广大观众见面了。这是一部将“一生江海客”画坛巨匠张大千再次搬上舞台的攀峰之作。这位“五百年来一人”中国绘画大师,却有着不一样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光华,一直缠绕着世人的思绪,让人总想穷尽他的传奇故事和解开他国画创作上不断创新的秘密。

运用舞台艺术的有限空间和短短的120分钟时间,把张大千先生一生颇具神奇色彩的艺术人生详述给观剧的观众,是难事。这就需要编剧除了扎实的文学功力外,必修大千先生一生的许多大事件进行精心取舍,又合理组合。并且对大千先生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高度进行准确地定位。这是编剧第一道需要斟酌完成的选择题。作为画坛巨匠,大千先生的绘画艺术是近现代中国画绘画历史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也是中华民族绘画史上的一座标杆。徐悲鸿先生曾说:“张大千,500年来第一人也”。编剧选取大千一生中与绘画艺术密切相关的事件组建这部戏剧的叙事内容,以“长江万里图”所蕴含的家国情怀贯穿全剧,形成这台戏剧的情感线。让大千在设定的“上海奇遇”“敦煌遐思”“赤壁对话”“望月思乡”中去实现塑造大千艺术形象的目的。编剧一开始就没有把张大千先生摆在“高大上”的中国画翘楚的地位去描述。而是巧妙地将张大千先生设定为一个有绘画能力的平凡人物来展开典型形象的塑造,这是编剧的高明之处,也是编剧讲好故事的能力体现。因为平凡,所以,在上海的张大千就是一个“浪子”的形象。这个“浪子”有着相当的绘画能力,却又不受习俗惯例约束的人,特别不受绘画的传统制约、但在行为上又敬畏传统,还放荡不羁,行动上漂泊不定的自由非职业画师。1899年,张大千出生在内江,18岁时,他离家出走,在二哥张善子的帮助下,东渡日本学习染织技术,期间,他走遍了日本所有博物馆,观览了那个时期在日本举办的所有画展。1920年,张大千随二哥张善子回到上海,开始拜师研习中国画,尤为喜欢临摹明末画家石涛的绘画作品,开启了他传奇而精彩的笔墨人生之旅。大千先生的案头摆放着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的绘画理念就从这时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中,并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他一生的绘画艺术创作。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绘画思想,成为他一生追求和奋进的目标,时刻鞭策激励着他以绘画书写时代的勇气和信心。剧中的“上海奇遇”一场,编剧巧妙地将大千先生鉴别富商收藏石涛画的真伪展开叙事,在“真”与”假“的辨析中构成矛盾冲突,正是对石涛画的辨真鉴伪的戏剧冲突中,来尽快建立起张大千先生的浪子形象。当张大千用小刀在模仿石涛画上刮出自己的名字时:

程霖生  (一把揪住张)吔!好你个张大千,竟敢以画做局……

张大千  是我卖给你的吗?古玩行规矩,凭本事吃饭。对了,一本万利,错了,自己打眼。

这时的张大千就是一个心守良知、却为生计奔忙于江湖的手艺人。后来:

张学良  作伪都那么堂而皇之。难道你就没有一点私心?

   有!自信可乱真,取意法古人。方家称真迹,小子搏声名。

张学良  所以你所临之画,皆藏有你的姓名。

   是的。此乃临意,而非作伪嘛。

坦诚、真挚的人本品行,文化人的初心都在这里闪现。让人真切地看到张大千先生内心的挣扎与生存现实的残酷的博弈,最后,将自己的痛苦、不安、艰难取舍完全地袒露给大众。

张大千  (唱)

谁不想,笔墨搏出衣冠锦,

谁不想,洛阳纸贵重千金。

熙熙攘攘皆为利,

攘攘熙熙皆为名。

成名就能腰杆硬,

腰杆硬就能为三教九流来发声。

世道昏昏万马喑,

谁执火炬照路明。

为义为己不怕旁人咋个论,

张大千先生作为绘画与生存的重叠“浪子”最后的呐喊:

(讲)我要爬过名利山……

(唱)做一颗光芒恒久的星。

就这一出戏来说,既体现了张大千为生存艰难挣扎在现实生活的泥潭,掀开了个人追求的理想与谋求生存的现实对立关系,又揭示出张大千本质的善与生存的“伪善”之间的较量。从而增强了大千这个人物性格特征的多样性、丰富性,真实性、可信性。作为普遍意义上的浪子的形象就生动地塑造出来。但这个浪子不是玩世不恭的浪子,而是心怀梦想的浪子。

微信图片_20240919154217.jpg

如果把此时的张大千仅仅塑造成浪子形象,岂非他本该有的人间形象,更不是编剧笔下的特别形象。“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清·刘熙载《艺概》)要在舞台上成功塑造张大千的平凡形象,这就要求编剧强化主峰,做厚诸峰。于是,编剧在心有梦想的“浪子”基础上,建构张大千先生的“学子”形象——敦煌遐思。

其实,张大千作为学子形象早就被编剧“埋”在了前面的戏剧情节之中。他执着地临摹石涛(石涛,原名朱若极,明末清初画家,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笔者注)绘画作品时就有学的蕴涵意味。画家叶浅予说:“张大千是所有中国画家中最勤奋的,把所有古人的画都临过不止十遍。”史论家傅申曾形象地说:“他是身上拔一根毫毛,要变石涛就变石涛,要变八大就变八大(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被誉为“东方梵高”。笔者注),要变唐伯虎就变唐伯虎。”张大千开始习研中国画始,从来都是向中国历代的画家学习、借鉴,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绘画能力,在借鉴中悟到绘画技法。这就十分自然地促使他向往中国绘画艺术集大成者敦煌,去探究中国绘画艺术的辉煌殿堂,1947年6月,张大千下定决心携家带口、邀约门生千里迢迢前往敦煌莫高窟取经。除了克服财力物资的拮据与匮乏,还要克服生活环境恶劣艰苦的条件,这一待就是3年,“进敦煌时满头青丝,回来时两鬓斑白”(张大千之女张心庆语)。当财尽粮绝时,才忽然觉得要离开这方艺术宝库。他在依依不舍离开敦煌的那一刻,思绪泉涌:

张大千  (唱)来处去处同一地方,

              都在中华大地上。

              丹青世界求真道,

              醍醐灌顶在敦煌。

              历代方家守矩墨,

              今日才知不拘一格是真章。

              我只想赓续文明相推广,

              我要让灿烂敦煌世界尽知美名扬。

3年来他竟然完成登记编号了309洞石窟,临摹了276幅壁画的传奇。1956年6月,张大千先生临摹敦煌石窟壁画展在法国巴黎东方美术馆展出时,引起了国际画坛的轰动,兑现了“靠手中的笔玩弄乾坤,为中国艺术在海外打天下。”(张大千语)的使命和责任。史学家陈寅恪评价道:“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介绍于世人,使得窥见此国宝之一斑,其成绩固已超出以前研究之范围。何况其天才特具,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在吾民族艺术上,另辟一新境界。”1956年7月29日,在法国南部尼斯港的一座名为加尼福里亚的别墅里,张大千与西方艺坛教父毕加索会晤。毕加索对张大千说:“我最不懂的,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跑到巴黎来学艺术!---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两位那个时代的画坛宗师,在浪漫的国度第一次握手,第一次畅谈艺术,结下了深厚友谊。后来,张大千寄居巴西时,还特制了两支毛笔送给毕加索。敦煌遐思这场戏在歌队吟唱的“万里敦煌道,一个追梦人。悟道即悟真。悟道即悟诚。敦煌传世道,大千世界情。中转场。至此,一个致敬中国优秀传统绘画艺术的“学子”形象显然已经完成。但是,仅有浪子和学子来刻画大千的形象当然是不够的,至少戏剧的高度远远不够,人物的立体感肯定不强,大千世界的大千就不是唯一的“这个”。剧作家匠心独具地将张大千心目中的文化翘楚——苏轼,穿越时空走进了张大千的现实世界,走到了黄州曾经吹拂过苏轼的风中,走到了黄州苏轼曾经走过的路上,这样相遇在“赤壁对话”。我们熟知的苏轼是中国文人画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千年前的苏轼的思想、精神、人生态度与千年后的张大千因画万里长江图至黄州时,与苏轼流传后世的《赤壁怀古》际遇,苏轼旷达壮阔的诗思同张大千困惑平实的人生困顿,在这里如江水般交汇,浪花翻卷。两个同为“游子”的生命历程在这里接受岁月的洗礼。在“ 有客故乡来,相酌酒半酣。”的反复对酌之中,达到了心灵与心灵相通、思想与思想涤荡,人格与品格升华的高度契合。

微信图片_20240919154220.jpg

张大千  先生文坛领袖,后世典范,更是我张大千一生景仰的偶像。

苏东坡  什么偶像典范,百年之后,一抔黄土,哪还见得身后之事?(自嘲)自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还是说说你吧?

张大千  我啊,说来惭愧呀……

(唱)卖画我亦笔尖秃,

一日三餐仅饱腹。

墨饮一升难当粥,

羞为阮籍哭穷途。

苏东坡  呃,阮籍之哭,穷途无路,俗人之忧,晨昏果腹。既为画道中人,笔存浩然气,快哉千里风。哪还有什么疑惑呢?

张大千  先生,我为权贵作画,可有阿谀之嫌?我为名流作画,可有攀结之疑?为贩夫走卒作画,可有钓誉之问?我为名而画,为利而画,为情而画,可合人之常情?我画大好山河,我画绝色美人,我画世间真善美,我画心中追崇人。有人喜欢我的画,有人痛恨我的画。有人骂我,有人赞我,有人恨我,有人爱我。请教先生,我是怎样一个我?能否称谓君子否?

苏东坡  你爱画,我也爱画。你爱酒,我也爱酒。你去国还乡,我半生流徙。人

谓日暮途穷,我悟逝者如斯。天高地阔,与王安石相逢一笑;月明风清,得诗酒茶况达惬意。至于世情乎,君子乎,人不解其忧,我不改其乐也……

微信图片_20240919154223.jpg

一千年前,苏轼怀揣“民本”梦想而客走他乡,成为游子。一千年后,大千心存“艺术”梦想而居无定所,成为游子。两个游子的心灵展开对话,可谓精彩。苏轼在《传神记》中有一段话:“传神与相一道,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其举止。今乃使具衣冠坐,注视一物,彼敛容自持,岂复见其天乎?”意思是要描绘一个人的真实状态,就不能在这个人十分矜持、装腔作势的情形下去成像,如果这样,怎么能得到天然的神态?所以在剧情中苏轼才有“至于世情乎,君子乎,人不解其忧,我不改其乐也……”之言,也才有“胡子比我还白,怎不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思考。才有那千山万壑、潮平岸阔、逶迤千里、烟火人间、“福泽半个中国”的长江涌流在一位家国情深的画坛精灵的胸中,才有“ 万里长江万里行,不舍昼夜最殷勤。巴蜀江南共春水,一卷悠悠赤子情”的拳拳爱国之心的迸发。

张大千在寄居海外时,随身携带着“一生江海客”“别时容易”两枚闲章,这或许正是他作为“赤子”的内心反映,是他对家国情深的笃定。编剧紧紧围绕长江万里图这个剧核,展开他对故乡和祖国的痛彻肺腑的思念之情,于是,他唱道:

(唱)画长江,长江长。

              长江只在我梦乡。

              长相思,思量长,

              二十年生死两茫茫。

              爹娘坟头草,

料想草木荒。

              身在异乡为异客,

              谁解异客心凄凉。

              来时路,凄怆怆,

              身后路,在何方?

              我借丹青寄丹心,

风骨满纸画长江。

白居易曾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五十多岁依然在外飘摇的张大千,每每想起家乡故土,哪有不触景生情的时候。思念越切,动情越烈。当他饱蘸深情写意他心目中的多娇江山时,来自故乡的一封信,一撮土,勾起了他积压在心中对故乡的刻骨眷恋。

徐雯波  (拆开)一封信。(读信)信上说:表叔多年有愿望,何时再得故土香?

老泥取自芭蕉湾,聊解您思乡慰衷肠。

张大千  芭蕉湾的泥土?快给我,快给我。(接过,深深一嗅……真香啊,

四十多年哪,我又闻着芭蕉湾的味道了……

情感的世界像洪水一样打开:

张大千  快取水来。

徐雯波  (端水杯)老头子,你要干什么?

【张大千从包裹里取泥放入杯中。  

   (唱)水入故乡泥,

萦怀竟相思。

张大千  (唱)水入故乡泥,

萦怀竟相思。

我将此水作烈酒,

一饮慰愁绪。(提笔画起来)

笔底多乡愁,

满纸生云气。

墨分五色万里浪,

人在烟波里。

于是,关于都江堰、敦煌、上海、黄州,关于芭蕉湾、老井、家山全部呈现在他的眼前,成相于他的笔端。感天动地的赤子之情,奔泻于硕大的纸张之上。当朋友带着张大千域外老友之子要从他手上收藏凝聚着他心血、寄托着他无限情思的长江万里图时,他断然拒绝。尽管此刻他需要一笔资金补给贫潦的生活,甚至还会面临新的漂泊的日子。他的拒绝是那么果敢而坚定。

张大千  这可是《长江万里图》,画的可是中国的长江啊!

(唱)这条江流淌着中国血液,

这条江浸润着民族魂魄。

这条江是百姓的茅屋瓦舍,

这条江让中华子孙开枝散叶。

祠堂就在长江畔,

香火绵长不断绝。

小民之上有家族,

家族之上有祖国。

哪有儿把爹娘舍?

哪有子孙卖祖阙?

这条江是情是爱是期是望是根是家也,

是我大千烈烈一腔思乡血。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艺术的根本,是连接形象与思想的纽带,是艺术能动人心弦的关键。正是编剧这样的处理,行到自然处,使饱含编剧情感的意念,与舞台上呈现的人物情感的审美属性高度地契合,才会让张大千的形象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这样看来,编剧苦心孤诣塑造的张大千的平民形象,在浪子、学子、游子、赤子的层层叠加中显得生动鲜活而真实可信。张大千曾说:“画中要它下雨可以下雨,要出太阳就可以出太阳。造化在我手里,不为万物所驱使——心中有个神仙境界,就可以画出一个神仙境界。”《大千世界》的编剧正好顺着张大千先生的这种思想在舞台上造就了一位可亲、可佩、可爱的张大千平实形象。成功地刻画出这位奔波在动荡苦难时代里的“江海客”,用手中的神奇画笔,延续中国文化画脉、传扬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画坛卓越俊彦。

微信图片_20240919154226.jpg

现代川剧《大千世界》的成功,既归功于编剧的独特“发现”;又归功于演员的精彩“表现”;更归功于导演的提升“呈现”。在川剧圈里台上台下摸爬滚打的“杂货铺”郑瑞林领衔,编剧新星余天钜的鼎力,郑瑞林的成熟老到,对传统川剧的坚守与创新,对川剧程式的把控与分解,对川剧舞台呈现的切割与组合得心应手。余天钜在现代戏剧中注入当代戏剧的理念,可谓珠联璧合,这“一中一青”联袂出手,成就了《大千世界》在结构、行文上的独到,人物的饱满鲜活,剧情的跌宕起伏。出演张大千的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可谓大家风范。表演得娴熟自如、身段的自在舒展,唱腔的苍劲洪亮,尽在戏中。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智林为扮演好大千这个角色,早就笔墨裹身,习字绘画,从中体味大千绘画艺术的辛酸苦甜,力求自己的心智与扮演的人物在思想、品格上的融汇,在行动上的归位,在精神上的复活,做到形神兼具。有着丰富基层演出经验、扮相优雅、唱腔清脆的内江市川剧团青年演员徐敏,能够比较准确地塑造出徐雯波的贤良形象和传递出优雅气质,并在大戏中担纲重要角色,定是开启了从成长走向成熟的旅程。而执导《大千世界》的张平导演,是带着全国戏剧发展的趋向和当代戏剧审美取向的前沿理念,全心全意加持到这台戏剧创作中来,成为《大千世界》舞台艺术创作中的一员,倾注了极为可贵的智慧和才情。众人齐力,才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期待提升后的《大千世界》鲜活地绽放在中国戏剧舞台的大千世界里。

 

2024年7月雨季于蓉


微信图片_20240919154213.jpg

大型无场次现代川剧《大千世界》近期与广大观众见面了。这是一部将“一生江海客”画坛巨匠张大千再次搬上舞台的攀峰之作。这位“五百年来一人”中国绘画大师,却有着不一样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光华,一直缠绕着世人的思绪,让人总想穷尽他的传奇故事和解开他国画创作上不断创新的秘密。

运用舞台艺术的有限空间和短短的120分钟时间,把张大千先生一生颇具神奇色彩的艺术人生详述给观剧的观众,是难事。这就需要编剧除了扎实的文学功力外,必修大千先生一生的许多大事件进行精心取舍,又合理组合。并且对大千先生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高度进行准确地定位。这是编剧第一道需要斟酌完成的选择题。作为画坛巨匠,大千先生的绘画艺术是近现代中国画绘画历史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也是中华民族绘画史上的一座标杆。徐悲鸿先生曾说:“张大千,500年来第一人也”。编剧选取大千一生中与绘画艺术密切相关的事件组建这部戏剧的叙事内容,以“长江万里图”所蕴含的家国情怀贯穿全剧,形成这台戏剧的情感线。让大千在设定的“上海奇遇”“敦煌遐思”“赤壁对话”“望月思乡”中去实现塑造大千艺术形象的目的。编剧一开始就没有把张大千先生摆在“高大上”的中国画翘楚的地位去描述。而是巧妙地将张大千先生设定为一个有绘画能力的平凡人物来展开典型形象的塑造,这是编剧的高明之处,也是编剧讲好故事的能力体现。因为平凡,所以,在上海的张大千就是一个“浪子”的形象。这个“浪子”有着相当的绘画能力,却又不受习俗惯例约束的人,特别不受绘画的传统制约、但在行为上又敬畏传统,还放荡不羁,行动上漂泊不定的自由非职业画师。1899年,张大千出生在内江,18岁时,他离家出走,在二哥张善子的帮助下,东渡日本学习染织技术,期间,他走遍了日本所有博物馆,观览了那个时期在日本举办的所有画展。1920年,张大千随二哥张善子回到上海,开始拜师研习中国画,尤为喜欢临摹明末画家石涛的绘画作品,开启了他传奇而精彩的笔墨人生之旅。大千先生的案头摆放着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的绘画理念就从这时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中,并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他一生的绘画艺术创作。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绘画思想,成为他一生追求和奋进的目标,时刻鞭策激励着他以绘画书写时代的勇气和信心。剧中的“上海奇遇”一场,编剧巧妙地将大千先生鉴别富商收藏石涛画的真伪展开叙事,在“真”与”假“的辨析中构成矛盾冲突,正是对石涛画的辨真鉴伪的戏剧冲突中,来尽快建立起张大千先生的浪子形象。当张大千用小刀在模仿石涛画上刮出自己的名字时:

程霖生  (一把揪住张)吔!好你个张大千,竟敢以画做局……

张大千  是我卖给你的吗?古玩行规矩,凭本事吃饭。对了,一本万利,错了,自己打眼。

这时的张大千就是一个心守良知、却为生计奔忙于江湖的手艺人。后来:

张学良  作伪都那么堂而皇之。难道你就没有一点私心?

   有!自信可乱真,取意法古人。方家称真迹,小子搏声名。

张学良  所以你所临之画,皆藏有你的姓名。

   是的。此乃临意,而非作伪嘛。

坦诚、真挚的人本品行,文化人的初心都在这里闪现。让人真切地看到张大千先生内心的挣扎与生存现实的残酷的博弈,最后,将自己的痛苦、不安、艰难取舍完全地袒露给大众。

张大千  (唱)

谁不想,笔墨搏出衣冠锦,

谁不想,洛阳纸贵重千金。

熙熙攘攘皆为利,

攘攘熙熙皆为名。

成名就能腰杆硬,

腰杆硬就能为三教九流来发声。

世道昏昏万马喑,

谁执火炬照路明。

为义为己不怕旁人咋个论,

张大千先生作为绘画与生存的重叠“浪子”最后的呐喊:

(讲)我要爬过名利山……

(唱)做一颗光芒恒久的星。

就这一出戏来说,既体现了张大千为生存艰难挣扎在现实生活的泥潭,掀开了个人追求的理想与谋求生存的现实对立关系,又揭示出张大千本质的善与生存的“伪善”之间的较量。从而增强了大千这个人物性格特征的多样性、丰富性,真实性、可信性。作为普遍意义上的浪子的形象就生动地塑造出来。但这个浪子不是玩世不恭的浪子,而是心怀梦想的浪子。

微信图片_20240919154217.jpg

如果把此时的张大千仅仅塑造成浪子形象,岂非他本该有的人间形象,更不是编剧笔下的特别形象。“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清·刘熙载《艺概》)要在舞台上成功塑造张大千的平凡形象,这就要求编剧强化主峰,做厚诸峰。于是,编剧在心有梦想的“浪子”基础上,建构张大千先生的“学子”形象——敦煌遐思。

其实,张大千作为学子形象早就被编剧“埋”在了前面的戏剧情节之中。他执着地临摹石涛(石涛,原名朱若极,明末清初画家,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笔者注)绘画作品时就有学的蕴涵意味。画家叶浅予说:“张大千是所有中国画家中最勤奋的,把所有古人的画都临过不止十遍。”史论家傅申曾形象地说:“他是身上拔一根毫毛,要变石涛就变石涛,要变八大就变八大(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被誉为“东方梵高”。笔者注),要变唐伯虎就变唐伯虎。”张大千开始习研中国画始,从来都是向中国历代的画家学习、借鉴,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绘画能力,在借鉴中悟到绘画技法。这就十分自然地促使他向往中国绘画艺术集大成者敦煌,去探究中国绘画艺术的辉煌殿堂,1947年6月,张大千下定决心携家带口、邀约门生千里迢迢前往敦煌莫高窟取经。除了克服财力物资的拮据与匮乏,还要克服生活环境恶劣艰苦的条件,这一待就是3年,“进敦煌时满头青丝,回来时两鬓斑白”(张大千之女张心庆语)。当财尽粮绝时,才忽然觉得要离开这方艺术宝库。他在依依不舍离开敦煌的那一刻,思绪泉涌:

张大千  (唱)来处去处同一地方,

              都在中华大地上。

              丹青世界求真道,

              醍醐灌顶在敦煌。

              历代方家守矩墨,

              今日才知不拘一格是真章。

              我只想赓续文明相推广,

              我要让灿烂敦煌世界尽知美名扬。

3年来他竟然完成登记编号了309洞石窟,临摹了276幅壁画的传奇。1956年6月,张大千先生临摹敦煌石窟壁画展在法国巴黎东方美术馆展出时,引起了国际画坛的轰动,兑现了“靠手中的笔玩弄乾坤,为中国艺术在海外打天下。”(张大千语)的使命和责任。史学家陈寅恪评价道:“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介绍于世人,使得窥见此国宝之一斑,其成绩固已超出以前研究之范围。何况其天才特具,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在吾民族艺术上,另辟一新境界。”1956年7月29日,在法国南部尼斯港的一座名为加尼福里亚的别墅里,张大千与西方艺坛教父毕加索会晤。毕加索对张大千说:“我最不懂的,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跑到巴黎来学艺术!---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两位那个时代的画坛宗师,在浪漫的国度第一次握手,第一次畅谈艺术,结下了深厚友谊。后来,张大千寄居巴西时,还特制了两支毛笔送给毕加索。敦煌遐思这场戏在歌队吟唱的“万里敦煌道,一个追梦人。悟道即悟真。悟道即悟诚。敦煌传世道,大千世界情。中转场。至此,一个致敬中国优秀传统绘画艺术的“学子”形象显然已经完成。但是,仅有浪子和学子来刻画大千的形象当然是不够的,至少戏剧的高度远远不够,人物的立体感肯定不强,大千世界的大千就不是唯一的“这个”。剧作家匠心独具地将张大千心目中的文化翘楚——苏轼,穿越时空走进了张大千的现实世界,走到了黄州曾经吹拂过苏轼的风中,走到了黄州苏轼曾经走过的路上,这样相遇在“赤壁对话”。我们熟知的苏轼是中国文人画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千年前的苏轼的思想、精神、人生态度与千年后的张大千因画万里长江图至黄州时,与苏轼流传后世的《赤壁怀古》际遇,苏轼旷达壮阔的诗思同张大千困惑平实的人生困顿,在这里如江水般交汇,浪花翻卷。两个同为“游子”的生命历程在这里接受岁月的洗礼。在“ 有客故乡来,相酌酒半酣。”的反复对酌之中,达到了心灵与心灵相通、思想与思想涤荡,人格与品格升华的高度契合。

微信图片_20240919154220.jpg

张大千  先生文坛领袖,后世典范,更是我张大千一生景仰的偶像。

苏东坡  什么偶像典范,百年之后,一抔黄土,哪还见得身后之事?(自嘲)自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还是说说你吧?

张大千  我啊,说来惭愧呀……

(唱)卖画我亦笔尖秃,

一日三餐仅饱腹。

墨饮一升难当粥,

羞为阮籍哭穷途。

苏东坡  呃,阮籍之哭,穷途无路,俗人之忧,晨昏果腹。既为画道中人,笔存浩然气,快哉千里风。哪还有什么疑惑呢?

张大千  先生,我为权贵作画,可有阿谀之嫌?我为名流作画,可有攀结之疑?为贩夫走卒作画,可有钓誉之问?我为名而画,为利而画,为情而画,可合人之常情?我画大好山河,我画绝色美人,我画世间真善美,我画心中追崇人。有人喜欢我的画,有人痛恨我的画。有人骂我,有人赞我,有人恨我,有人爱我。请教先生,我是怎样一个我?能否称谓君子否?

苏东坡  你爱画,我也爱画。你爱酒,我也爱酒。你去国还乡,我半生流徙。人

谓日暮途穷,我悟逝者如斯。天高地阔,与王安石相逢一笑;月明风清,得诗酒茶况达惬意。至于世情乎,君子乎,人不解其忧,我不改其乐也……

微信图片_20240919154223.jpg

一千年前,苏轼怀揣“民本”梦想而客走他乡,成为游子。一千年后,大千心存“艺术”梦想而居无定所,成为游子。两个游子的心灵展开对话,可谓精彩。苏轼在《传神记》中有一段话:“传神与相一道,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其举止。今乃使具衣冠坐,注视一物,彼敛容自持,岂复见其天乎?”意思是要描绘一个人的真实状态,就不能在这个人十分矜持、装腔作势的情形下去成像,如果这样,怎么能得到天然的神态?所以在剧情中苏轼才有“至于世情乎,君子乎,人不解其忧,我不改其乐也……”之言,也才有“胡子比我还白,怎不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思考。才有那千山万壑、潮平岸阔、逶迤千里、烟火人间、“福泽半个中国”的长江涌流在一位家国情深的画坛精灵的胸中,才有“ 万里长江万里行,不舍昼夜最殷勤。巴蜀江南共春水,一卷悠悠赤子情”的拳拳爱国之心的迸发。

张大千在寄居海外时,随身携带着“一生江海客”“别时容易”两枚闲章,这或许正是他作为“赤子”的内心反映,是他对家国情深的笃定。编剧紧紧围绕长江万里图这个剧核,展开他对故乡和祖国的痛彻肺腑的思念之情,于是,他唱道:

(唱)画长江,长江长。

              长江只在我梦乡。

              长相思,思量长,

              二十年生死两茫茫。

              爹娘坟头草,

料想草木荒。

              身在异乡为异客,

              谁解异客心凄凉。

              来时路,凄怆怆,

              身后路,在何方?

              我借丹青寄丹心,

风骨满纸画长江。

白居易曾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五十多岁依然在外飘摇的张大千,每每想起家乡故土,哪有不触景生情的时候。思念越切,动情越烈。当他饱蘸深情写意他心目中的多娇江山时,来自故乡的一封信,一撮土,勾起了他积压在心中对故乡的刻骨眷恋。

徐雯波  (拆开)一封信。(读信)信上说:表叔多年有愿望,何时再得故土香?

老泥取自芭蕉湾,聊解您思乡慰衷肠。

张大千  芭蕉湾的泥土?快给我,快给我。(接过,深深一嗅……真香啊,

四十多年哪,我又闻着芭蕉湾的味道了……

情感的世界像洪水一样打开:

张大千  快取水来。

徐雯波  (端水杯)老头子,你要干什么?

【张大千从包裹里取泥放入杯中。  

   (唱)水入故乡泥,

萦怀竟相思。

张大千  (唱)水入故乡泥,

萦怀竟相思。

我将此水作烈酒,

一饮慰愁绪。(提笔画起来)

笔底多乡愁,

满纸生云气。

墨分五色万里浪,

人在烟波里。

于是,关于都江堰、敦煌、上海、黄州,关于芭蕉湾、老井、家山全部呈现在他的眼前,成相于他的笔端。感天动地的赤子之情,奔泻于硕大的纸张之上。当朋友带着张大千域外老友之子要从他手上收藏凝聚着他心血、寄托着他无限情思的长江万里图时,他断然拒绝。尽管此刻他需要一笔资金补给贫潦的生活,甚至还会面临新的漂泊的日子。他的拒绝是那么果敢而坚定。

张大千  这可是《长江万里图》,画的可是中国的长江啊!

(唱)这条江流淌着中国血液,

这条江浸润着民族魂魄。

这条江是百姓的茅屋瓦舍,

这条江让中华子孙开枝散叶。

祠堂就在长江畔,

香火绵长不断绝。

小民之上有家族,

家族之上有祖国。

哪有儿把爹娘舍?

哪有子孙卖祖阙?

这条江是情是爱是期是望是根是家也,

是我大千烈烈一腔思乡血。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艺术的根本,是连接形象与思想的纽带,是艺术能动人心弦的关键。正是编剧这样的处理,行到自然处,使饱含编剧情感的意念,与舞台上呈现的人物情感的审美属性高度地契合,才会让张大千的形象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这样看来,编剧苦心孤诣塑造的张大千的平民形象,在浪子、学子、游子、赤子的层层叠加中显得生动鲜活而真实可信。张大千曾说:“画中要它下雨可以下雨,要出太阳就可以出太阳。造化在我手里,不为万物所驱使——心中有个神仙境界,就可以画出一个神仙境界。”《大千世界》的编剧正好顺着张大千先生的这种思想在舞台上造就了一位可亲、可佩、可爱的张大千平实形象。成功地刻画出这位奔波在动荡苦难时代里的“江海客”,用手中的神奇画笔,延续中国文化画脉、传扬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画坛卓越俊彦。

微信图片_20240919154226.jpg

现代川剧《大千世界》的成功,既归功于编剧的独特“发现”;又归功于演员的精彩“表现”;更归功于导演的提升“呈现”。在川剧圈里台上台下摸爬滚打的“杂货铺”郑瑞林领衔,编剧新星余天钜的鼎力,郑瑞林的成熟老到,对传统川剧的坚守与创新,对川剧程式的把控与分解,对川剧舞台呈现的切割与组合得心应手。余天钜在现代戏剧中注入当代戏剧的理念,可谓珠联璧合,这“一中一青”联袂出手,成就了《大千世界》在结构、行文上的独到,人物的饱满鲜活,剧情的跌宕起伏。出演张大千的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可谓大家风范。表演得娴熟自如、身段的自在舒展,唱腔的苍劲洪亮,尽在戏中。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智林为扮演好大千这个角色,早就笔墨裹身,习字绘画,从中体味大千绘画艺术的辛酸苦甜,力求自己的心智与扮演的人物在思想、品格上的融汇,在行动上的归位,在精神上的复活,做到形神兼具。有着丰富基层演出经验、扮相优雅、唱腔清脆的内江市川剧团青年演员徐敏,能够比较准确地塑造出徐雯波的贤良形象和传递出优雅气质,并在大戏中担纲重要角色,定是开启了从成长走向成熟的旅程。而执导《大千世界》的张平导演,是带着全国戏剧发展的趋向和当代戏剧审美取向的前沿理念,全心全意加持到这台戏剧创作中来,成为《大千世界》舞台艺术创作中的一员,倾注了极为可贵的智慧和才情。众人齐力,才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期待提升后的《大千世界》鲜活地绽放在中国戏剧舞台的大千世界里。

 

2024年7月雨季于蓉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