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剧目孵化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戏剧家》 优秀剧本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作资讯 > 四川剧讯
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召开川剧《女娲的传说与遐想》剧本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7-06-28    点击:4062

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召开

川剧《女娲的传说与遐想》剧本研讨会

  

622日,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召开川剧《女娲的传说与遐想》剧本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创作员廖全京、包德宾、盛长滨、樊明君等省内戏剧理论家、剧作家以及内江市川剧团副团长李笑都、作者内江市川剧团编剧李应林等,会议由剧目工作室主任丁鸣主持。

《女娲的传说与遐想》是剧目工作室推出的四川省重点关注剧本。

编剧李应林首先阐述了剧本的创作历程与设计构想,他说从题材孕育到剧本成型反复修改几近20年。剧本讲述上古时代女娲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的故事。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一一表达了对该剧本的看法,围绕剧本主题、形式与结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四川省川剧院办公室主任樊明君表示,该剧本是川剧与上古神话题材的首次碰撞与结合,别树一帜,具有创新精神。四川省曲艺团一级编剧包德宾认为,这是一部浪漫而奇幻的作品,他高度肯定了编剧的创作选题,女娲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华夏子孙的母亲,女娲主题是中华民族最本源、最传统的重大艺术题材。成都市艺术剧院一级编剧盛长滨认为,剧本站在当代的高度去呈现古老的神话传说,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女娲精神”,当代人需要传承和延续这种精神为当代“补天行动”代言。四川省剧协荣誉主席廖全京高度赞扬编剧的“人类意识”,他认为该剧本是以一种浪漫主义思维,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为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写作,这种创作思维方式超越了国家和阶级的界限。内江市川剧团副团长李笑都认为,编剧在唱词方面具有较为深厚的艺术功底,唱词文学性较强,艺术水准较高。同时专家们也指出了剧本存在的问题,一是内容与人物太多,怎么样做减法;二是想表达的思考太多,怎么样找准着力方向;三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否准确,即缓慢的昆腔是否适用于表达激烈的剧情冲突;四是急功近利的旅游剧特点束缚了编剧思维;怎么样放开手脚;五是天幕电影或LED的运用是否适合于戏曲舞台的表演,等等。

最后,丁鸣主任作了总结。他指出,该剧本在创作手法上,传统而不老旧,用当代人的思维去诠释女娲造人补天的上古神话,密切联系当下环境与生态保护的时代主题,具有浓郁的当代特征,不落窠臼,值得我们关注和打造。他强调,在当前中央一系列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环境下,我们首先要抓好剧本创作,为院团抓机遇谋发展提供文本支撑,剧团剧团,有剧才有团,要充分发挥艺术家和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深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富矿”,创作出更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付卓)   

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召开

川剧《女娲的传说与遐想》剧本研讨会

  

622日,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召开川剧《女娲的传说与遐想》剧本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创作员廖全京、包德宾、盛长滨、樊明君等省内戏剧理论家、剧作家以及内江市川剧团副团长李笑都、作者内江市川剧团编剧李应林等,会议由剧目工作室主任丁鸣主持。

《女娲的传说与遐想》是剧目工作室推出的四川省重点关注剧本。

编剧李应林首先阐述了剧本的创作历程与设计构想,他说从题材孕育到剧本成型反复修改几近20年。剧本讲述上古时代女娲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的故事。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一一表达了对该剧本的看法,围绕剧本主题、形式与结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四川省川剧院办公室主任樊明君表示,该剧本是川剧与上古神话题材的首次碰撞与结合,别树一帜,具有创新精神。四川省曲艺团一级编剧包德宾认为,这是一部浪漫而奇幻的作品,他高度肯定了编剧的创作选题,女娲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华夏子孙的母亲,女娲主题是中华民族最本源、最传统的重大艺术题材。成都市艺术剧院一级编剧盛长滨认为,剧本站在当代的高度去呈现古老的神话传说,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女娲精神”,当代人需要传承和延续这种精神为当代“补天行动”代言。四川省剧协荣誉主席廖全京高度赞扬编剧的“人类意识”,他认为该剧本是以一种浪漫主义思维,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为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写作,这种创作思维方式超越了国家和阶级的界限。内江市川剧团副团长李笑都认为,编剧在唱词方面具有较为深厚的艺术功底,唱词文学性较强,艺术水准较高。同时专家们也指出了剧本存在的问题,一是内容与人物太多,怎么样做减法;二是想表达的思考太多,怎么样找准着力方向;三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否准确,即缓慢的昆腔是否适用于表达激烈的剧情冲突;四是急功近利的旅游剧特点束缚了编剧思维;怎么样放开手脚;五是天幕电影或LED的运用是否适合于戏曲舞台的表演,等等。

最后,丁鸣主任作了总结。他指出,该剧本在创作手法上,传统而不老旧,用当代人的思维去诠释女娲造人补天的上古神话,密切联系当下环境与生态保护的时代主题,具有浓郁的当代特征,不落窠臼,值得我们关注和打造。他强调,在当前中央一系列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环境下,我们首先要抓好剧本创作,为院团抓机遇谋发展提供文本支撑,剧团剧团,有剧才有团,要充分发挥艺术家和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深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富矿”,创作出更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付卓)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