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剧目孵化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戏剧家》 优秀剧本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与研究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冬妮娅
(——试谈《保尔·冬妮娅》的主题和音乐)
作者:李南希    发布时间:2015-11-19    点击:4190


 

你连理想都不曾放弃,难道会因为惧怕现实而低头吗?

《保尔·冬妮娅》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基础,以新时代的演绎方式重新诠释了红色经典,深度挖掘出了革命理想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以“排戏”的方式,让保尔和冬妮娅的爱情故事变为了“戏中戏”,并淡化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戏份,转而为丰富两个人的爱情环境,这种安排难能可贵地发掘出了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比较巧妙的协调了经典和现实的关系,让这部剧在新时代毫不逊色,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戏中戏的表现形式让剧作有了节奏和起伏,四个演员在演绎《保尔·冬妮娅》的同时,还在演绎他们的生活。这中安排让剧本时而悲情时而诙谐,时而演绎理想,时而揭露刺骨的现实。而观众眼中也同样是两条线的,一条是“看见红色经典”,一条是观照自我生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初看是在小学,那时候的记忆全在那一句经典台词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再看到这部话剧的时候,才知道那个时候,革命理想和爱情都是那么的难。而现在我们的艺术理想和爱情同样不易。

这样的爱情主题是否埋没了革命主题,让革命变为小爱?我以为是不会的,这样的诠释不似正剧,在一些幽默中让那段爱变得美好,观众也更能接受这样的新时代的解读。

鲍德里亚说:战争现在已变成不可见的按钮游戏,杀人不见血;而日常的死亡已经被干净文明卫生的医疗系统隔离,爱情就一枝独秀地成为今日最普遍的经验及主题,经得起无穷诠释。于是这部话剧没有过分的去歌颂革命,转而让保尔和冬妮娅的爱情悲剧在舞台上呈现“双重奏”,不同的是,原著中的保尔和冬妮娅是悲剧,但现实中的保尔和叶芊芊却得到了我们的祝福,我们一同被“冬妮娅”打动了,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冬妮娅,对于保尔来说,冬妮娅是他少年的梦,是他的艺术理想,所以他变成了一个坚守的理想主义者,叶芊芊心中的伪艺术家

对于叶芊芊来说,冬妮娅是一个“理想的、值得尊敬的女人”,但离她太遥远,远不及现实的钱和房子来得实在。但这些现实的保障只是她掩盖害怕被现实打败的借口,当曾经的梦想破碎,她用物质来包裹自己,但当爱情来临,她却可以变成真正的冬妮娅。

对于老导演而言,冬妮娅是曾经美好的异性梦,是一代人的性启蒙,是他的西西里传说,可惜这个梦被无情的打碎了,美好的冬妮娅从天堂摔到了人间,一如他经历过半辈子的时光中,那些被现实蹉跎的理想。所以冬妮娅是他心中的坎,想要圆梦又害怕面对过去。

为何政治会束缚他们的爱情观?“没有人会去爱一个资本家的女儿,阶级观念的差距最终激发了他们的矛盾,而且对革命的坚定理想让保尔放弃了爱情,于是冬妮娅发出了悲泣:你为了革命理想连爱情都能不要……

对经典的重新演绎会对现实的他们造成什么蝴蝶效应呢?保尔为话剧理想而坚守阵地,叶芊芊不再愿意变成世俗的玩偶,变成了一个为了爱而支持他的冬妮娅。但是叶芊芊那段回归的戏有一点突兀,似乎是突然就大彻大悟了一样,如果是那一幕话剧中的冬妮娅打动了叶芊芊可能会自然一些。也许是另外一名女演员代替她排练的那部剧感人至深,可能触动的她,她不再甘愿落入那些金钱、应酬中去。当现实蹉跎,前妻死亡的死亡让保尔后悔失去,后悔冲动,然后否定理想。但冬妮娅却为爱站了出来,支持他的理想。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理想不能容纳她的爱,但她的爱却可以成为他最坚定的苏维埃根据地,这就是男女爱情角逐之中最大的不同。

不过,不管是为了理想而活,还是为了爱情而活,人最宝贵的东西都是生命,因为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为了理想而奋斗!” 

 

在视听方面,剧场的感觉和电视是不一样的。因为建筑的关系,话筒、音响的关系,坐在剧场里观看话剧会有更立体的效果,那么对音乐和音响的要求更高。所以,该剧美中不足是有时话筒的声音比较小,当演员转过身去就更小了,几乎要竖着耳朵听,观者的情绪容易被打断,对坐在后排的观者感受不会那么好。

但音乐绝对成为了本剧的一大亮点——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恰好地出现,渲染情绪,为表演加分。比如冬妮娅和保尔爱情破灭那几段,演员在聚光灯中演绎独白,哭倒在地上,此时音乐悲伤婉转,如同她痛苦的心。而灯光配合着收小光束面积,将她的内心逼迫到一个极小的范围内,看似是缩小,其实是演员内心情感的放大。音乐在这里是语言,是人物心中无法表达的语言。

而且,音乐不仅仅能烘托观众的情绪,还有演员的情绪。为何王家卫导演在拍戏的时候喜欢在片场放音乐?音乐音响效果同样能推动演员的内心活动。话剧不是电影,不能重来,所以每一场的表演都成为了当场话剧很重要的一部分。每一场都是独一无二的,会有很多下意识的表演。如同戏中戏里,冬妮娅和保尔偶尔也会情不自禁地加戏,这是舞台剧中非常宝贵的片刻。演员能否在一遍遍地重复中保持情绪,音乐必不可少。

同样,音乐和音响也是一种符号。就比如戏中导演让场工播放苏联音乐一样,苏联音乐是苏联的时代符号,不光是让场面更有历史感,也是让演员找到那个时代的感觉,入到戏中去。为何欢快的音乐要播放在爱情中?悲伤的音乐要用在离别和分手?音乐是感情的符号。它因节奏和曲调的不同而赋予了情绪的意义。甚至一些角色有专门的角色曲,也是将形而上的音乐具象化的方法。

音乐也是切分剧作结构的手段之一。比如保尔和冬妮娅分手的场次,冬妮娅在雪地痛哭是该场次的高潮,这时候悲壮的音乐也恰好进入高潮部分,把情绪带到最高点,也吧剧情带到最高点。降低音乐音量或者弱化音乐也可以作为收尾,比如《保尔·冬妮娅》的换场就用了音乐作为过渡——这是最常见的方式。我很喜欢每个换场灯光变暗前演员们的定幕。大家如同电影定格画面一样——一切讲究姿态地定住了,然后灯光灭。他们上一场的表演也定格在观者心中。

最后的主题音乐响起,演员们齐说着为了理想而奋斗,每个人都得到了他们的冬妮娅——这是最好的结局。而我也在这个晚上,听见了自己内心的呼唤:去追寻自己的冬妮娅吧!


 

你连理想都不曾放弃,难道会因为惧怕现实而低头吗?

《保尔·冬妮娅》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基础,以新时代的演绎方式重新诠释了红色经典,深度挖掘出了革命理想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以“排戏”的方式,让保尔和冬妮娅的爱情故事变为了“戏中戏”,并淡化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戏份,转而为丰富两个人的爱情环境,这种安排难能可贵地发掘出了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比较巧妙的协调了经典和现实的关系,让这部剧在新时代毫不逊色,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戏中戏的表现形式让剧作有了节奏和起伏,四个演员在演绎《保尔·冬妮娅》的同时,还在演绎他们的生活。这中安排让剧本时而悲情时而诙谐,时而演绎理想,时而揭露刺骨的现实。而观众眼中也同样是两条线的,一条是“看见红色经典”,一条是观照自我生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初看是在小学,那时候的记忆全在那一句经典台词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再看到这部话剧的时候,才知道那个时候,革命理想和爱情都是那么的难。而现在我们的艺术理想和爱情同样不易。

这样的爱情主题是否埋没了革命主题,让革命变为小爱?我以为是不会的,这样的诠释不似正剧,在一些幽默中让那段爱变得美好,观众也更能接受这样的新时代的解读。

鲍德里亚说:战争现在已变成不可见的按钮游戏,杀人不见血;而日常的死亡已经被干净文明卫生的医疗系统隔离,爱情就一枝独秀地成为今日最普遍的经验及主题,经得起无穷诠释。于是这部话剧没有过分的去歌颂革命,转而让保尔和冬妮娅的爱情悲剧在舞台上呈现“双重奏”,不同的是,原著中的保尔和冬妮娅是悲剧,但现实中的保尔和叶芊芊却得到了我们的祝福,我们一同被“冬妮娅”打动了,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冬妮娅,对于保尔来说,冬妮娅是他少年的梦,是他的艺术理想,所以他变成了一个坚守的理想主义者,叶芊芊心中的伪艺术家

对于叶芊芊来说,冬妮娅是一个“理想的、值得尊敬的女人”,但离她太遥远,远不及现实的钱和房子来得实在。但这些现实的保障只是她掩盖害怕被现实打败的借口,当曾经的梦想破碎,她用物质来包裹自己,但当爱情来临,她却可以变成真正的冬妮娅。

对于老导演而言,冬妮娅是曾经美好的异性梦,是一代人的性启蒙,是他的西西里传说,可惜这个梦被无情的打碎了,美好的冬妮娅从天堂摔到了人间,一如他经历过半辈子的时光中,那些被现实蹉跎的理想。所以冬妮娅是他心中的坎,想要圆梦又害怕面对过去。

为何政治会束缚他们的爱情观?“没有人会去爱一个资本家的女儿,阶级观念的差距最终激发了他们的矛盾,而且对革命的坚定理想让保尔放弃了爱情,于是冬妮娅发出了悲泣:你为了革命理想连爱情都能不要……

对经典的重新演绎会对现实的他们造成什么蝴蝶效应呢?保尔为话剧理想而坚守阵地,叶芊芊不再愿意变成世俗的玩偶,变成了一个为了爱而支持他的冬妮娅。但是叶芊芊那段回归的戏有一点突兀,似乎是突然就大彻大悟了一样,如果是那一幕话剧中的冬妮娅打动了叶芊芊可能会自然一些。也许是另外一名女演员代替她排练的那部剧感人至深,可能触动的她,她不再甘愿落入那些金钱、应酬中去。当现实蹉跎,前妻死亡的死亡让保尔后悔失去,后悔冲动,然后否定理想。但冬妮娅却为爱站了出来,支持他的理想。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理想不能容纳她的爱,但她的爱却可以成为他最坚定的苏维埃根据地,这就是男女爱情角逐之中最大的不同。

不过,不管是为了理想而活,还是为了爱情而活,人最宝贵的东西都是生命,因为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为了理想而奋斗!” 

 

在视听方面,剧场的感觉和电视是不一样的。因为建筑的关系,话筒、音响的关系,坐在剧场里观看话剧会有更立体的效果,那么对音乐和音响的要求更高。所以,该剧美中不足是有时话筒的声音比较小,当演员转过身去就更小了,几乎要竖着耳朵听,观者的情绪容易被打断,对坐在后排的观者感受不会那么好。

但音乐绝对成为了本剧的一大亮点——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恰好地出现,渲染情绪,为表演加分。比如冬妮娅和保尔爱情破灭那几段,演员在聚光灯中演绎独白,哭倒在地上,此时音乐悲伤婉转,如同她痛苦的心。而灯光配合着收小光束面积,将她的内心逼迫到一个极小的范围内,看似是缩小,其实是演员内心情感的放大。音乐在这里是语言,是人物心中无法表达的语言。

而且,音乐不仅仅能烘托观众的情绪,还有演员的情绪。为何王家卫导演在拍戏的时候喜欢在片场放音乐?音乐音响效果同样能推动演员的内心活动。话剧不是电影,不能重来,所以每一场的表演都成为了当场话剧很重要的一部分。每一场都是独一无二的,会有很多下意识的表演。如同戏中戏里,冬妮娅和保尔偶尔也会情不自禁地加戏,这是舞台剧中非常宝贵的片刻。演员能否在一遍遍地重复中保持情绪,音乐必不可少。

同样,音乐和音响也是一种符号。就比如戏中导演让场工播放苏联音乐一样,苏联音乐是苏联的时代符号,不光是让场面更有历史感,也是让演员找到那个时代的感觉,入到戏中去。为何欢快的音乐要播放在爱情中?悲伤的音乐要用在离别和分手?音乐是感情的符号。它因节奏和曲调的不同而赋予了情绪的意义。甚至一些角色有专门的角色曲,也是将形而上的音乐具象化的方法。

音乐也是切分剧作结构的手段之一。比如保尔和冬妮娅分手的场次,冬妮娅在雪地痛哭是该场次的高潮,这时候悲壮的音乐也恰好进入高潮部分,把情绪带到最高点,也吧剧情带到最高点。降低音乐音量或者弱化音乐也可以作为收尾,比如《保尔·冬妮娅》的换场就用了音乐作为过渡——这是最常见的方式。我很喜欢每个换场灯光变暗前演员们的定幕。大家如同电影定格画面一样——一切讲究姿态地定住了,然后灯光灭。他们上一场的表演也定格在观者心中。

最后的主题音乐响起,演员们齐说着为了理想而奋斗,每个人都得到了他们的冬妮娅——这是最好的结局。而我也在这个晚上,听见了自己内心的呼唤:去追寻自己的冬妮娅吧!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