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至28日,由中国音乐剧协会、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主办,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剧本孵化与教学基地承办的2023年川渝地区戏剧编剧培训班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举办。
中国音乐剧协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剧目工作室、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领导出席开班仪式,并表达了殷切期盼,希望各位学员在接下来的培训中,潜心学习、学以致用,在今后的创作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度挖掘川渝地区人民群众多彩的现实生活和伟大成就,站在中国传统文化、巴蜀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上,为川渝地区的文艺事业再添新作、力作。
本次编剧培训班汇聚了来自川渝各地的79名戏剧创作人才(含旁听生),采取集中讲座和作品观摩相结合的方式,白天对学员进行系统引导、教学,晚上组织观摩话剧《生命档案》《从湘江到遵义》《兵者·国之大事》、儿童剧《没有角的小犀牛》等优秀作品。4月25日晚,培训班全体学员前往四川大剧院观摩川剧《绣襦记》,感受传统经典的时代之美。
原总政艺术局局长、文艺评论家汪守德老师讲授了《对作为戏剧编剧的几点建议》,与学员们就戏剧艺术的传承性、传奇性、戏剧性、文学性以及编剧的韧性进行了交流,言辞恳切,推心置腹。他认为,好的剧本是思想性、文学性、戏剧性的综合呈现,编剧要结合时代特征多维度思考,要有传奇抒写意识,要了解并寻找到区别于日常生活的“奇”处,在“无趣”中得“有趣”,才能吸引观众。汪守德老师鼓励编剧们保持自信,吸取各方的经验和意见,创作出真正反映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罗思授课题目为《叙事——人生之光中有戏的缝隙》,她分享了自己的从业经历和创作心得,结合创作实践,通过大开“脑洞”,探讨叙事的更多可能。她表示叙事的核心是与观众交流,情节设置上要有“戏”,要巧妙安排矛盾冲突,层层相因,层层递进,铺陈张力。她提出剧本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即观念、技术和情感,每个文字创作者身上都带着使命,要点燃台下和荧幕外观众心里的那道光。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副院长崔宁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生产》的讲座,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风格切入,介绍了院团创作和生产的实践经验。他表示剧本的文学性、艺术性是重中之重,编剧要重视戏剧的观赏性,以精炼、生动的戏剧语言讲好故事,好的戏剧作品,不仅要书写历史、关照现实,还要让观众思考人生、甚至思考人类的未来。
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编剧冯静老师讲授了《现实题材创作之浅见》。她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提出创作要真正深入生活,挖掘其中的宝藏,以独特的角度和真实的情感塑造人物,同时也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去充实笔下的人物和塑造典型的环境,展开合理想象,不拘于原型。创作是高度凝练,是创造一个与现实生活平行的戏剧世界,它来源于生活但并非照搬生活,因为生活是渐变的,而戏剧世界是激变的,要将生活中的原型进行转化、变形、重组、融合甚至融化,铸造出能引发观众共鸣和共情的作品。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戏剧影视研究所所长高志娟以《音乐剧创作散谈》为题分享了在音乐剧创作上的经验。音乐剧的创作需要编剧和作曲一起完成,要求编剧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另一方面,也需要音乐剧的作曲对戏剧有所涉猎。近年来中国音乐剧发展获得了广泛关注和扶持,发展机遇良好,她鼓励大家不要放弃最初的信念和热爱,通过创作不断成长,让内心变得强大且丰盈。
原总政话剧团国家一级编剧肖力做了《对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几点思考》的讲座,重点剖析了现实题材创作中遇到的问题、难题,指出了解决途径,他告诫年轻编剧们不要抗拒“命题作文”式的艺术创作,要有自豪感和使命感,要找到感动自己的闪光点,深度挖掘人物的精神实质。“作品的含情量有多真,艺术的含金量就越沉”,朴实给人以真实,真实给人以可信,可信才能动人、才可触及灵魂,引起情感的高潮。
4月28日,2023年川渝地区戏剧编剧培训班举行结业仪式。学员们纷纷表示,一周的培训充实而快乐,针对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们给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打开了思路,解答了心中的困惑,坚定了创作者的艺术理想和信仰。川渝地区戏剧创作者通过交流、沟通、思想碰撞,产生了灵感的火花,有很大的收获,有很多的感悟。在今后的创作中,大家将学以致用、不断精进,力争创作出书写时代芳华、传承民族希望的精品佳作。
4月24至28日,由中国音乐剧协会、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主办,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剧本孵化与教学基地承办的2023年川渝地区戏剧编剧培训班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举办。
中国音乐剧协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剧目工作室、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领导出席开班仪式,并表达了殷切期盼,希望各位学员在接下来的培训中,潜心学习、学以致用,在今后的创作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度挖掘川渝地区人民群众多彩的现实生活和伟大成就,站在中国传统文化、巴蜀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上,为川渝地区的文艺事业再添新作、力作。
本次编剧培训班汇聚了来自川渝各地的79名戏剧创作人才(含旁听生),采取集中讲座和作品观摩相结合的方式,白天对学员进行系统引导、教学,晚上组织观摩话剧《生命档案》《从湘江到遵义》《兵者·国之大事》、儿童剧《没有角的小犀牛》等优秀作品。4月25日晚,培训班全体学员前往四川大剧院观摩川剧《绣襦记》,感受传统经典的时代之美。
原总政艺术局局长、文艺评论家汪守德老师讲授了《对作为戏剧编剧的几点建议》,与学员们就戏剧艺术的传承性、传奇性、戏剧性、文学性以及编剧的韧性进行了交流,言辞恳切,推心置腹。他认为,好的剧本是思想性、文学性、戏剧性的综合呈现,编剧要结合时代特征多维度思考,要有传奇抒写意识,要了解并寻找到区别于日常生活的“奇”处,在“无趣”中得“有趣”,才能吸引观众。汪守德老师鼓励编剧们保持自信,吸取各方的经验和意见,创作出真正反映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罗思授课题目为《叙事——人生之光中有戏的缝隙》,她分享了自己的从业经历和创作心得,结合创作实践,通过大开“脑洞”,探讨叙事的更多可能。她表示叙事的核心是与观众交流,情节设置上要有“戏”,要巧妙安排矛盾冲突,层层相因,层层递进,铺陈张力。她提出剧本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即观念、技术和情感,每个文字创作者身上都带着使命,要点燃台下和荧幕外观众心里的那道光。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副院长崔宁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生产》的讲座,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风格切入,介绍了院团创作和生产的实践经验。他表示剧本的文学性、艺术性是重中之重,编剧要重视戏剧的观赏性,以精炼、生动的戏剧语言讲好故事,好的戏剧作品,不仅要书写历史、关照现实,还要让观众思考人生、甚至思考人类的未来。
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编剧冯静老师讲授了《现实题材创作之浅见》。她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提出创作要真正深入生活,挖掘其中的宝藏,以独特的角度和真实的情感塑造人物,同时也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去充实笔下的人物和塑造典型的环境,展开合理想象,不拘于原型。创作是高度凝练,是创造一个与现实生活平行的戏剧世界,它来源于生活但并非照搬生活,因为生活是渐变的,而戏剧世界是激变的,要将生活中的原型进行转化、变形、重组、融合甚至融化,铸造出能引发观众共鸣和共情的作品。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戏剧影视研究所所长高志娟以《音乐剧创作散谈》为题分享了在音乐剧创作上的经验。音乐剧的创作需要编剧和作曲一起完成,要求编剧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另一方面,也需要音乐剧的作曲对戏剧有所涉猎。近年来中国音乐剧发展获得了广泛关注和扶持,发展机遇良好,她鼓励大家不要放弃最初的信念和热爱,通过创作不断成长,让内心变得强大且丰盈。
原总政话剧团国家一级编剧肖力做了《对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几点思考》的讲座,重点剖析了现实题材创作中遇到的问题、难题,指出了解决途径,他告诫年轻编剧们不要抗拒“命题作文”式的艺术创作,要有自豪感和使命感,要找到感动自己的闪光点,深度挖掘人物的精神实质。“作品的含情量有多真,艺术的含金量就越沉”,朴实给人以真实,真实给人以可信,可信才能动人、才可触及灵魂,引起情感的高潮。
4月28日,2023年川渝地区戏剧编剧培训班举行结业仪式。学员们纷纷表示,一周的培训充实而快乐,针对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们给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打开了思路,解答了心中的困惑,坚定了创作者的艺术理想和信仰。川渝地区戏剧创作者通过交流、沟通、思想碰撞,产生了灵感的火花,有很大的收获,有很多的感悟。在今后的创作中,大家将学以致用、不断精进,力争创作出书写时代芳华、传承民族希望的精品佳作。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