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剧目孵化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戏剧家》 优秀剧本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家艺术基金 > 项目动态
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项目“藏羌织绣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在成都开班
   发布时间:2017-05-17    点击:5807

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项目

“藏羌织绣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在成都开班

 

516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项目“藏羌织绣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培训班在成都濠江博力国际酒店开班。项目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重培养一批技艺卓越、创新意识强、设计能力突出的藏羌织绣艺术专业人才。

出席开班仪式的有四川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范远泰、非遗处副处长黄玉梅,四川省非遗协会副秘书长郭桂玲,以及成都市文广新局、阿坝州文广新局、甘孜州妇联、成都市金牛区妇联、营门口街道办的领导和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的专家,有来自成都市、阿坝州、甘孜州,以及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大学、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的30名藏羌织绣学员和担任此次培训班教学任务的部分教师。

开班仪式由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主任、国家艺术基金四川项目申报办公室负责人丁鸣主持。培训项目负责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介绍了培训班的筹备和学员情况。郭桂玲副秘书长代表培训授课专家讲话。学员熊丽娟代表学员发言。甘孜州妇联主任穆黎与黄玉梅副处长、范远泰处长分别讲话,他们从不同角度高度评价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鼓励学员认真学习,把高超精湛的织绣技艺带回去,传播并弘扬出去。

“藏羌织绣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是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主办,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汶川杨华珍藏羌织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成都杨华珍藏羌织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协办。项目面向少数民族织绣文化区、全国艺术研究院(所)、艺术高校和相关艺术机构,招收工艺美术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织绣艺术设计水平和织绣技艺能力较强的学员30名。培训时间为120天,其中集中培训时间有30天,采取全脱产集中面授方式教学;采风、田野调查时间30天;织绣技艺实践、产品设计时间60天。培训结束后,学员学习成果将以成品形式举办作品展,面向社会公开展览。项目通过对藏羌织绣艺术专业人才在织绣技法提升、创新思维拓展、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培养,提升藏羌织绣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以此着力推进藏羌织绣的传承与发展。

培训将持续4个月,下午即将开启的第一课由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副秘书长郭桂玲主讲《传承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未来4个月时间里,还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授课,并进行学术指导和艺术交流。(冯旸)

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项目

“藏羌织绣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在成都开班

 

516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项目“藏羌织绣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培训班在成都濠江博力国际酒店开班。项目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重培养一批技艺卓越、创新意识强、设计能力突出的藏羌织绣艺术专业人才。

出席开班仪式的有四川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范远泰、非遗处副处长黄玉梅,四川省非遗协会副秘书长郭桂玲,以及成都市文广新局、阿坝州文广新局、甘孜州妇联、成都市金牛区妇联、营门口街道办的领导和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的专家,有来自成都市、阿坝州、甘孜州,以及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大学、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的30名藏羌织绣学员和担任此次培训班教学任务的部分教师。

开班仪式由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主任、国家艺术基金四川项目申报办公室负责人丁鸣主持。培训项目负责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介绍了培训班的筹备和学员情况。郭桂玲副秘书长代表培训授课专家讲话。学员熊丽娟代表学员发言。甘孜州妇联主任穆黎与黄玉梅副处长、范远泰处长分别讲话,他们从不同角度高度评价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鼓励学员认真学习,把高超精湛的织绣技艺带回去,传播并弘扬出去。

“藏羌织绣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是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主办,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汶川杨华珍藏羌织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成都杨华珍藏羌织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协办。项目面向少数民族织绣文化区、全国艺术研究院(所)、艺术高校和相关艺术机构,招收工艺美术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织绣艺术设计水平和织绣技艺能力较强的学员30名。培训时间为120天,其中集中培训时间有30天,采取全脱产集中面授方式教学;采风、田野调查时间30天;织绣技艺实践、产品设计时间60天。培训结束后,学员学习成果将以成品形式举办作品展,面向社会公开展览。项目通过对藏羌织绣艺术专业人才在织绣技法提升、创新思维拓展、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培养,提升藏羌织绣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以此着力推进藏羌织绣的传承与发展。

培训将持续4个月,下午即将开启的第一课由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副秘书长郭桂玲主讲《传承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未来4个月时间里,还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授课,并进行学术指导和艺术交流。(冯旸)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