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剧目孵化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戏剧家》 优秀剧本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评论
第二届四川艺术节“一戏一评•专家评论”(二)
   发布时间:2019-07-20    点击:4401

艺术演科学:川剧《落下闳》星辰闪烁


                                         樊明君


皎洁银河,有一颗落下闳星永恒闪耀,璀璨舞台,有一出川剧正在传唱科学家精神。

从阆中到长安,从十二时辰到二十四节气,斗转星移,舞台乾坤,落下闳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长安翱游到了成都锦城艺术宫的戏剧舞台。2019年7月19日,第二届四川艺术节,川剧《落下闳》以新鲜出炉的舞台艺术形象,让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春节老人”落下闳在川剧舞台上“活”了起来。

天上的“落下闳星”永恒不落,舞台上的“落下闳人”从无到有,集编剧、导演、主演于一身的蔡少波,也集落下闳、望天猴和“浑天说”于一体,川剧《落下闳》以朴素而深情的编剧笔触、传统而新颖的导演手法、戏谑而又传情的唱念表演、雅昆与俗灯同唱的动听音乐、淡雅写意与奇幻浩渺兼备的舞美设计和唯美清新的化妆服装造型,并以为观众带去喜悦观剧体验的精彩呈现,成功塑造了又一个川剧舞台人物形象。落下闳,一个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一个智慧的乡村邻里、一个另类的朝堂士大夫,一个埋头算时算令仰天观气观象的“望天猴”,一个能从对手身上的皮袄悟到自己学问错处且知错即改的“一根筋”,川剧舞台人物形象宝库中,从此有了一个科学家,有了一个落下闳。


朴素深情的编剧笔触

川剧《落下闳》,以剧中主人公落下闳为剧名,实际上就表明了这既是一台新编古装川剧,更是一个科学家的艺术传记。编剧蔡少波、吴泽地(执笔)紧紧围绕落下闳入长安事君、修改历法,创《太初历》这一核心事件,透过其改历进程中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类共同情感、传递科学精神的创意和构思是可行可取可赞的,蔡少波、吴泽地作为两名资深的川剧人,深谙戏曲开宗明义、一戏一人一事一情一理的传统,人物故事集中展现。特别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大胆展开艺术想象,不仅虚构出了落下闳的“爱情”——幺女子腊月,而且巧妙运用浪漫手法让落下闳在舞台上与自己未来的儿子展开亲情对话,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和讴歌了科学家精神代代传承的主题。由此,我们就在川剧舞台上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深情厚义,多面、丰满、立体的古代科学家艺术形象。

当然,剧中关于天体、时令和节气的计算过程表现得过多了一些,尤其是“算筹”的场景前后反复出现,尽管导演创造出了新颖的“拟人化”算筹表演形式,但由于算术的逻辑计算不同于戏剧的情感表达,计算过程其实并不是很适合过多在舞台上展现,因而依然有冲淡全剧观赏性的个人观感。如果只在前面鬼精灵计算时保留算筹表演,而把后面落下闳再计算二十四气节时的场景改为以讴歌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生产有关的内容为主,则不仅能增加观赏性,同时也更有利于体现落下闳改历法、利农桑的民间科学家情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气节中,惊蛰谷雨、小满芒种、白露霜降、小雪大寒等等,在几千年来的农耕实践中已有很多谚语和诗词在民间传播传承传唱,至今还影响和指导着农民的春播与秋收。如能在落下闳计算二十四气节的那段唱念表演中,有机溶入这些农谚的鲜活内容,或许会比只是“惊蛰定在这一天”这样的计算内容更丰富与多姿,也更利于舞台手段的多元运用,也能适当表达落下闳的二十四气节至今仍在造福人类的题旨。当然,这也只是笔者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传统而新颖的二度创作

编导合一,同时还是主演,川剧《落下闳》自然会打下浓浓的蔡少波的艺术烙印与风格个性,正剧喜演,寓教于乐,正是有了导演环节“群丑拱月”的二度创作,川剧《落下闳》这样一个正剧题材才在演出进程中带给了观众不断的喜悦和欢笑,观剧体验是轻松、愉快和欢乐的,从全场自始自终都洋溢着的欢声笑语的剧场效果看,该剧的导演是成功的。

导演蔡少波、蔡雅康、毛庭齐,三驾马车、携手创作,春陀、鬼精灵、四名士,六丑献艺。“无丑不成戏”既是川剧的传统,也是蔡少波导演作品的个性,四个丑角一台戏的范式,我们在蔡少波导演的《爱情天梯》中的四个轿夫,《乌蒙山脊梁》中的四个村姑、四个乡民等“群丑”身上均能看到身影,在小剧场川剧《卓文君》中也能从蔡少波扮演的丑角中看到这一个性,川剧《落下闳》一剧中的春陀、四名士和娃娃丑鬼精灵基本承包了全剧的笑点。“没得人想跟倒你操”、“瓜得来出不嬴气”、“一晚黑没啄嗑睡”、“科学有风险、不要乱发言”、“尬聊”等穿越千年时空的台词不时崩出,烙下了全剧的正剧喜演风格。

丑角四名士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音乐形象都很有特点,当然,如果四名士与落下闳、司马迁、谯隆等主演之间在风格上更趋于一致的话则更为和谐。尤其是在“口条”上的不统一特别明显。落下闳、司马迁、谯隆等主角的胡须都是写实的粘上去的胡须,而四名士的胡须则是用传统挂口条的方式挂上去的,而且其脸谱化的“白鼻梁”与落下闳等主角的写实化妆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其实在戏曲新编历史剧中,尽管服装大多都用软质裙服替代了传统的硬质蟒袍,但在胡须这一化妆造型上却大多保留了“挂口条”的传统,而且也大多保留了程式化、脸谱化的化妆造型,比如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中曹操,粉脸挂“麻满”、杨修须生挂“青山”,又比如新编历史剧《赵武灵王》中赵雍、肥义等角色也是挂髯口,着厚底靴,水发、头帽、头饰及脸谱等都依然保留了戏曲化妆造型的传统。这样改良我想应该与便于展示和运用戏曲髯口功等四功五法来表达和外化人物内心情感有关。

蔡少波在川剧《落下闳》问天负荆”一场中,声情并茂的演唱和水发、跪步、鑽鑽步、倒僵尸等川剧四功五法的综合运用对充分表达落下闳低落情绪、自责天问的情感都有很好的剧场效果,当然,如果此时能再有作为一名须生演员本就具备的髯口功”参与表达,不仅手段更为丰富,也更能展示著名须生演员的过硬功底,也能更具观赏性。

在宫庭朝堂之外的阆中乡下、长安河间等场景中民间群众表演颇具观赏性,如果条件和时间许可,能在这些民间场景中再加入一些具有浓郁地域民俗风情的舞蹈,则全剧的色彩会更为丰富。


传情达意的演员表演

以表演为中心的戏曲,演员在舞台呈现中的三度创作则往往决定着一个戏演绎呈现的精彩程度,从两场演出中观众看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的剧场效果来看,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中青年演员们在川剧《落下闳》中的表演是出彩的。

领衔主演蔡少波在剧中的表演雅处有书卷气,俗处接地气,声腔传情、形神兼备,朴实中见升华,儒雅中显憨直与纯真。

梅花奖演员王超扮演的汉武帝,在剧中戏份不多,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对落下闳的命运有着绝对主宰和引领的重要角色,王超演来恰到好处,小生演员唇红齿白、形象俊朗,一代帝王,器宇轩昂。宽大袖长的朝服帝袍威严之下藏仁政。当然,如果编剧再给汉武帝一些蹈略展示的桥段,相信王超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马丽和刘漫扮演的腊月、母亲是该剧一群男角中的两抹亮色,马丽扮演的腊月造型唯美,表演细腻,唱腔动人,马丽的表演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撑起了旦角在全剧中的表演内核。台下的马丽低调随和,台上的腊月勇敢直率,马丽的腊月形象丰满、人物立体。刘漫扮演的母亲出场时间短但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深,外形好,情感真。

孔刚和周礼兵扮演的司马迁、谯隆中规中矩,陪衬不抢戏,表演与剧中人物所处的特定位置名实相符,衬起了主角落下闳的出彩表演。

自然,优秀青年丑角演员薛川扮演的鬼精灵,彭凌扮演的春陀和陈作全、姚建、邓方国、陈而刚扮演的四名士最值点赞,他们是全剧的幽默因子。他们的表演收放有度,俗而不媚。薛川扮演的鬼精灵,机趣聪颖,头戴“孩儿发”,身着书童装,川剧传统娃娃丑、娃娃生的表演程式在鬼精灵这个角色身上都有继承运用与展示。


雅俗同场的音乐

 “雅不过昆,俗不过灯”,说的是昆腔大雅大俗,灯戏大俗大雅,川剧《落下闳》的音乐雅与俗、昆与灯,宫庭与民间相互溶合又各自成章,幕前和幕尾曲,古朴的昆腔婉转悠扬,四名士“载歌载舞”时的灯调谐趣欢畅,而落下闳在“问天负荆”一场中的高腔也悦耳动听。著名川剧作曲周玉的音乐唱腔设计个性鲜明,好听传情。


淡雅隽永的舞美

溶汇了剪纸、水墨风格的舞美淡雅、隽永,简洁而又不失大气,更为难得的是简洁的舞美设计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左右逢缘的用武空间,使得该剧无论是在巴郡阆中的山野乡间、京都长安的朝堂宫殿,关押囚犯的黑屋天牢,还是遥望星空的广袤大地,戏曲“人随景移、景随人走”的自由时空都给了演员们一个又一个“歌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表演空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舞美还在表达剧中另一个有关星空元素的内容时,运用现代全息声光技术在有限的方寸舞台间营造出了一幅无边无际的浩瀚星空,当繁星点点的星空图如天体运行般在观众眼帘下缓缓流转时,“浩瀚穹宇,日躔月离。河汉间映照着生生大地”,古朴而浑厚的昆曲音乐背景下,蔡少波扮演的落下闳屹立星空图下一往情深望向远空,我们知道,那颗被命名为“落下闳星”的璀璨星星此时也一定耀眼地流转在那幅唯美而又空灵的星光图中。舞台上的落下闳人物形象、星空图中繁星点点的“落下闳星”,与每个观众心目中已然刻下印迹的中国古代科学家艺术形象,三位一体,同场共鸣, 盈盈一水间,艺术智慧经天纬地。

感谢舞美设计吴宇、服装设计秦文宝、头饰造型设计艾淑云、灯光设计田忠德等一众幕后设计师们的倾心付出和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出了川剧舞台上的又一出新编古装剧的舞台美。

“星光灿碧沉沉万籁声静,望银河映舞台点缀双星”,昨夜的、昨夜的川剧舞台丑星拱月,今夜的、今夜的浩瀚天际星辰闪烁,落下闳、司马迁、汉武帝、谯隆、腊月、鬼精灵,蔡少波、孔刚、周礼兵、王超、马丽和薛川,科学的星辰、川剧的星辰在同一方舞台同演一出“科学与艺术”,同唱一首“天地之间上下求真理”,爱是不变的星辰,爱是永恒的星辰,皎皎银河,星辰灿烂,川剧舞台,星光闪耀。

 


作者:樊明君 四川省川剧院)

 


艺术演科学:川剧《落下闳》星辰闪烁


                                         樊明君


皎洁银河,有一颗落下闳星永恒闪耀,璀璨舞台,有一出川剧正在传唱科学家精神。

从阆中到长安,从十二时辰到二十四节气,斗转星移,舞台乾坤,落下闳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长安翱游到了成都锦城艺术宫的戏剧舞台。2019年7月19日,第二届四川艺术节,川剧《落下闳》以新鲜出炉的舞台艺术形象,让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春节老人”落下闳在川剧舞台上“活”了起来。

天上的“落下闳星”永恒不落,舞台上的“落下闳人”从无到有,集编剧、导演、主演于一身的蔡少波,也集落下闳、望天猴和“浑天说”于一体,川剧《落下闳》以朴素而深情的编剧笔触、传统而新颖的导演手法、戏谑而又传情的唱念表演、雅昆与俗灯同唱的动听音乐、淡雅写意与奇幻浩渺兼备的舞美设计和唯美清新的化妆服装造型,并以为观众带去喜悦观剧体验的精彩呈现,成功塑造了又一个川剧舞台人物形象。落下闳,一个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一个智慧的乡村邻里、一个另类的朝堂士大夫,一个埋头算时算令仰天观气观象的“望天猴”,一个能从对手身上的皮袄悟到自己学问错处且知错即改的“一根筋”,川剧舞台人物形象宝库中,从此有了一个科学家,有了一个落下闳。


朴素深情的编剧笔触

川剧《落下闳》,以剧中主人公落下闳为剧名,实际上就表明了这既是一台新编古装川剧,更是一个科学家的艺术传记。编剧蔡少波、吴泽地(执笔)紧紧围绕落下闳入长安事君、修改历法,创《太初历》这一核心事件,透过其改历进程中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类共同情感、传递科学精神的创意和构思是可行可取可赞的,蔡少波、吴泽地作为两名资深的川剧人,深谙戏曲开宗明义、一戏一人一事一情一理的传统,人物故事集中展现。特别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大胆展开艺术想象,不仅虚构出了落下闳的“爱情”——幺女子腊月,而且巧妙运用浪漫手法让落下闳在舞台上与自己未来的儿子展开亲情对话,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和讴歌了科学家精神代代传承的主题。由此,我们就在川剧舞台上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深情厚义,多面、丰满、立体的古代科学家艺术形象。

当然,剧中关于天体、时令和节气的计算过程表现得过多了一些,尤其是“算筹”的场景前后反复出现,尽管导演创造出了新颖的“拟人化”算筹表演形式,但由于算术的逻辑计算不同于戏剧的情感表达,计算过程其实并不是很适合过多在舞台上展现,因而依然有冲淡全剧观赏性的个人观感。如果只在前面鬼精灵计算时保留算筹表演,而把后面落下闳再计算二十四气节时的场景改为以讴歌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生产有关的内容为主,则不仅能增加观赏性,同时也更有利于体现落下闳改历法、利农桑的民间科学家情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气节中,惊蛰谷雨、小满芒种、白露霜降、小雪大寒等等,在几千年来的农耕实践中已有很多谚语和诗词在民间传播传承传唱,至今还影响和指导着农民的春播与秋收。如能在落下闳计算二十四气节的那段唱念表演中,有机溶入这些农谚的鲜活内容,或许会比只是“惊蛰定在这一天”这样的计算内容更丰富与多姿,也更利于舞台手段的多元运用,也能适当表达落下闳的二十四气节至今仍在造福人类的题旨。当然,这也只是笔者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传统而新颖的二度创作

编导合一,同时还是主演,川剧《落下闳》自然会打下浓浓的蔡少波的艺术烙印与风格个性,正剧喜演,寓教于乐,正是有了导演环节“群丑拱月”的二度创作,川剧《落下闳》这样一个正剧题材才在演出进程中带给了观众不断的喜悦和欢笑,观剧体验是轻松、愉快和欢乐的,从全场自始自终都洋溢着的欢声笑语的剧场效果看,该剧的导演是成功的。

导演蔡少波、蔡雅康、毛庭齐,三驾马车、携手创作,春陀、鬼精灵、四名士,六丑献艺。“无丑不成戏”既是川剧的传统,也是蔡少波导演作品的个性,四个丑角一台戏的范式,我们在蔡少波导演的《爱情天梯》中的四个轿夫,《乌蒙山脊梁》中的四个村姑、四个乡民等“群丑”身上均能看到身影,在小剧场川剧《卓文君》中也能从蔡少波扮演的丑角中看到这一个性,川剧《落下闳》一剧中的春陀、四名士和娃娃丑鬼精灵基本承包了全剧的笑点。“没得人想跟倒你操”、“瓜得来出不嬴气”、“一晚黑没啄嗑睡”、“科学有风险、不要乱发言”、“尬聊”等穿越千年时空的台词不时崩出,烙下了全剧的正剧喜演风格。

丑角四名士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音乐形象都很有特点,当然,如果四名士与落下闳、司马迁、谯隆等主演之间在风格上更趋于一致的话则更为和谐。尤其是在“口条”上的不统一特别明显。落下闳、司马迁、谯隆等主角的胡须都是写实的粘上去的胡须,而四名士的胡须则是用传统挂口条的方式挂上去的,而且其脸谱化的“白鼻梁”与落下闳等主角的写实化妆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其实在戏曲新编历史剧中,尽管服装大多都用软质裙服替代了传统的硬质蟒袍,但在胡须这一化妆造型上却大多保留了“挂口条”的传统,而且也大多保留了程式化、脸谱化的化妆造型,比如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中曹操,粉脸挂“麻满”、杨修须生挂“青山”,又比如新编历史剧《赵武灵王》中赵雍、肥义等角色也是挂髯口,着厚底靴,水发、头帽、头饰及脸谱等都依然保留了戏曲化妆造型的传统。这样改良我想应该与便于展示和运用戏曲髯口功等四功五法来表达和外化人物内心情感有关。

蔡少波在川剧《落下闳》问天负荆”一场中,声情并茂的演唱和水发、跪步、鑽鑽步、倒僵尸等川剧四功五法的综合运用对充分表达落下闳低落情绪、自责天问的情感都有很好的剧场效果,当然,如果此时能再有作为一名须生演员本就具备的髯口功”参与表达,不仅手段更为丰富,也更能展示著名须生演员的过硬功底,也能更具观赏性。

在宫庭朝堂之外的阆中乡下、长安河间等场景中民间群众表演颇具观赏性,如果条件和时间许可,能在这些民间场景中再加入一些具有浓郁地域民俗风情的舞蹈,则全剧的色彩会更为丰富。


传情达意的演员表演

以表演为中心的戏曲,演员在舞台呈现中的三度创作则往往决定着一个戏演绎呈现的精彩程度,从两场演出中观众看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的剧场效果来看,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中青年演员们在川剧《落下闳》中的表演是出彩的。

领衔主演蔡少波在剧中的表演雅处有书卷气,俗处接地气,声腔传情、形神兼备,朴实中见升华,儒雅中显憨直与纯真。

梅花奖演员王超扮演的汉武帝,在剧中戏份不多,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对落下闳的命运有着绝对主宰和引领的重要角色,王超演来恰到好处,小生演员唇红齿白、形象俊朗,一代帝王,器宇轩昂。宽大袖长的朝服帝袍威严之下藏仁政。当然,如果编剧再给汉武帝一些蹈略展示的桥段,相信王超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马丽和刘漫扮演的腊月、母亲是该剧一群男角中的两抹亮色,马丽扮演的腊月造型唯美,表演细腻,唱腔动人,马丽的表演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撑起了旦角在全剧中的表演内核。台下的马丽低调随和,台上的腊月勇敢直率,马丽的腊月形象丰满、人物立体。刘漫扮演的母亲出场时间短但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深,外形好,情感真。

孔刚和周礼兵扮演的司马迁、谯隆中规中矩,陪衬不抢戏,表演与剧中人物所处的特定位置名实相符,衬起了主角落下闳的出彩表演。

自然,优秀青年丑角演员薛川扮演的鬼精灵,彭凌扮演的春陀和陈作全、姚建、邓方国、陈而刚扮演的四名士最值点赞,他们是全剧的幽默因子。他们的表演收放有度,俗而不媚。薛川扮演的鬼精灵,机趣聪颖,头戴“孩儿发”,身着书童装,川剧传统娃娃丑、娃娃生的表演程式在鬼精灵这个角色身上都有继承运用与展示。


雅俗同场的音乐

 “雅不过昆,俗不过灯”,说的是昆腔大雅大俗,灯戏大俗大雅,川剧《落下闳》的音乐雅与俗、昆与灯,宫庭与民间相互溶合又各自成章,幕前和幕尾曲,古朴的昆腔婉转悠扬,四名士“载歌载舞”时的灯调谐趣欢畅,而落下闳在“问天负荆”一场中的高腔也悦耳动听。著名川剧作曲周玉的音乐唱腔设计个性鲜明,好听传情。


淡雅隽永的舞美

溶汇了剪纸、水墨风格的舞美淡雅、隽永,简洁而又不失大气,更为难得的是简洁的舞美设计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左右逢缘的用武空间,使得该剧无论是在巴郡阆中的山野乡间、京都长安的朝堂宫殿,关押囚犯的黑屋天牢,还是遥望星空的广袤大地,戏曲“人随景移、景随人走”的自由时空都给了演员们一个又一个“歌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表演空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舞美还在表达剧中另一个有关星空元素的内容时,运用现代全息声光技术在有限的方寸舞台间营造出了一幅无边无际的浩瀚星空,当繁星点点的星空图如天体运行般在观众眼帘下缓缓流转时,“浩瀚穹宇,日躔月离。河汉间映照着生生大地”,古朴而浑厚的昆曲音乐背景下,蔡少波扮演的落下闳屹立星空图下一往情深望向远空,我们知道,那颗被命名为“落下闳星”的璀璨星星此时也一定耀眼地流转在那幅唯美而又空灵的星光图中。舞台上的落下闳人物形象、星空图中繁星点点的“落下闳星”,与每个观众心目中已然刻下印迹的中国古代科学家艺术形象,三位一体,同场共鸣, 盈盈一水间,艺术智慧经天纬地。

感谢舞美设计吴宇、服装设计秦文宝、头饰造型设计艾淑云、灯光设计田忠德等一众幕后设计师们的倾心付出和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出了川剧舞台上的又一出新编古装剧的舞台美。

“星光灿碧沉沉万籁声静,望银河映舞台点缀双星”,昨夜的、昨夜的川剧舞台丑星拱月,今夜的、今夜的浩瀚天际星辰闪烁,落下闳、司马迁、汉武帝、谯隆、腊月、鬼精灵,蔡少波、孔刚、周礼兵、王超、马丽和薛川,科学的星辰、川剧的星辰在同一方舞台同演一出“科学与艺术”,同唱一首“天地之间上下求真理”,爱是不变的星辰,爱是永恒的星辰,皎皎银河,星辰灿烂,川剧舞台,星光闪耀。

 


作者:樊明君 四川省川剧院)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