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剧目孵化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戏剧家》 优秀剧本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评论
第二届四川艺术节“一戏一评•专家评论”(三)
   发布时间:2019-08-01    点击:4332

如何站在戏剧的苍穹之上

——话剧《苍穹之上》的戏剧张力与民族写意


吴民


话剧《苍穹之上》看完之后,一种久违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耀感油然而生。这种令人激荡的感受源于一群航天人的执着追求和默默付出。这部剧作同时又是很具有地方特色的,带有鲜活生动的川味。全剧的题材,就是取自成飞研发新一代战机的历史真实故事,因此很具感染力。
题材是这部剧作艺术价值的灵魂,这一方面显示了主创者的主题意识鲜明,但同时更加考验主创者的艺术水平。因为越好的题材在艺术加工上越难。基准线已经在高位,艺术处理必须很好的拿下主题,并且必须是充分话剧化的,这很难。换言之,这样的题材拍成电影,电视剧似乎更为容易。毕竟,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人物涉及如此之广,事情头绪纷繁复杂,如何精炼到不到两个小时的舞台呈现,这是一个难题。
不过,不得不说,话剧舞台的魅力正在于此。借助导演的调度,演员的表演,加上舞台技术手段,制造出比影视更为真实,更为动人的艺术空间。戏剧是语言的艺术,也是空间和时间的艺术,同时还是造型艺术,是形体美术,是一个可以无限挖掘的舞台宝库。就像新一代战机的研发,充满无数的不确定性,充满挑战,这部剧的创作和展演,也是如此。舞台演员在戏里是角色,他们也在创造伟大的艺术传奇。
令人欣喜若狂的是,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交出的答卷,丝毫不逊色于剧中的801所和358厂。
全剧采用冰糖葫芦式的断面式串联结构,但又不是平铺直叙,平均用力,而是张弛有度,疾徐自如。前面两场的跨度是十年,后面是一年到数年。这种剪裁是颇为考究的,所谓有戏则长,无戏则短。第一个十年,一群青年航空人做出不同选择,有人下海,有人坚持,有人摇摆。戏剧冲突就此展开。这里面,家庭矛盾,自我的内心矛盾,努力奋斗与现实困境的矛盾,中国现状和世界形势的矛盾,令观众将注意力深深凝聚到戏剧中,造就了这部剧的深刻戏剧情境和独特戏剧张力。用谭霈生先生的话说,情境和张力的获得,就在于抉择。这部剧的一切最高行动线的划分,戏剧冲突,都在讲抉择。因此可以说,从结构和矛盾的处理上看,这部剧是充分戏剧化的。
然而这显然还不足以体现全剧的艺术魅力。前面说到,这部剧是颇具川味的。这川味的核心人物是剧中的萧一刀,这个人物的川味,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一种母体地方文化的人格化。巴蜀文化浸润下的四川人,乐观,有人情味。第二点也源于第一点,那就是人情味具体体现为重感情,重感恩,因此才更懂得坚持和责任。抗日战争期间的百万川军出川抗日,说明的也是巴蜀性格中的责任和担当一面。这种责任担当是在平时的乐观的性格中孕育的。因此如果总设计师是全剧的叙事主角,那么萧一刀是全剧的情感串联和文化主角。主创团队刻意让萧一刀保留川普念白,很有艺术考量。
综上,全剧叙事和情感,双管齐下,又汲取地方文化要素,让观众觉得好看,又亲切,不知不觉被打动,起到了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
而谈到文化和情感表达,又不得不提全剧的另一番艺术表现,那就是写意化和民族化的艺术思维。
写意化和民族化,这是黄佐临先生和焦菊隐先生留给我们中国话剧的宝贵财富。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主创者很好的加以借鉴,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全剧的空间分割,是在写实基础上的充分写意。而写意的基础又是充分的情感表达及戏剧情境营造。
比如全剧的转场,没有借助幕布,而是用一个吹哨子的调度员完成,配以背景音乐。这个处理很有美感。舞台呈现是一种舞蹈化的造型美,深沉意蕴是对一种独特的时代和环境要素,予以写意化的审美表达。
全剧的布景处理也是写意化的,栅栏式的前幕和二道幕,简洁却富有感染力。又比如西北戈壁的小海和父母的对话,在空间的处理上也是充分写意的。
而最为关键的是,一切的处理都是在推动戏剧向最后的高潮前进。层层递进和推动,为最后的戏剧终点做好铺垫。
不过,这部剧作也并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对戏剧节奏的把握还可以改进。而戏剧节奏的问题,又跟人物性格的塑造的转折不够顺畅有一定的关系。也和一些素材的处理不够艺术真实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从节奏上看,前面的节奏较为平缓,但到戏剧的后部,变得过于急切。
究其原因,前面的处理是比较充容,淡定的。需要处理的戏剧矛盾简洁明了,叙事压力不大。越往后,矛盾复杂性加剧,叙事压力陡然增大。比如小海与家庭的矛盾,试飞员和何医生的爱情,这些情节,能否做一些减法?
而突如其来的飞机改型和万老逝世需不需要都在舞台呈现,也是可以考虑的问题。毕竟如此一来,舞台处理的节奏太挤,浓得有点化不开。而观众还没充分释放完此刻的悲壮,飞机最后升空了。而就在升空的处理中,也值得商榷。毕竟前面的戏已经太满了,这里又要加入试飞员和医生的爱情,又要遇到恶劣天气,反而把万老的神秘礼物淡化了。这种节奏上的紊乱,其实就是没有很好的立主脑,减头绪。因此反而显得有些艺术失真。
最后的高潮,换言之,是因为飞机升空,而不是因为戏剧张力。很显然,最后的用威亚吊起的飞机模型,部长口号式的豪言壮语,试飞员的庄严军礼,都是具有感染力的。但是,这种感染力是一种视觉性的,思想性的动力,建立在观众潜在的爱国情绪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戏剧审美高度。因此不得不说,这或许是这部剧作唯一的美中不足之处。
凤头,猪肚,豹尾,是说起要响亮,本剧立意高远,可谓响亮。中间要如猪肚有容量,即有故事,有情感,有冲突和张力,本剧也基本完成。最后的豹尾,目前看来,还可以更加生猛。


作者:吴民 (四川大学副教授) 

【成都剧评供稿】

如何站在戏剧的苍穹之上

——话剧《苍穹之上》的戏剧张力与民族写意


吴民


话剧《苍穹之上》看完之后,一种久违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耀感油然而生。这种令人激荡的感受源于一群航天人的执着追求和默默付出。这部剧作同时又是很具有地方特色的,带有鲜活生动的川味。全剧的题材,就是取自成飞研发新一代战机的历史真实故事,因此很具感染力。
题材是这部剧作艺术价值的灵魂,这一方面显示了主创者的主题意识鲜明,但同时更加考验主创者的艺术水平。因为越好的题材在艺术加工上越难。基准线已经在高位,艺术处理必须很好的拿下主题,并且必须是充分话剧化的,这很难。换言之,这样的题材拍成电影,电视剧似乎更为容易。毕竟,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人物涉及如此之广,事情头绪纷繁复杂,如何精炼到不到两个小时的舞台呈现,这是一个难题。
不过,不得不说,话剧舞台的魅力正在于此。借助导演的调度,演员的表演,加上舞台技术手段,制造出比影视更为真实,更为动人的艺术空间。戏剧是语言的艺术,也是空间和时间的艺术,同时还是造型艺术,是形体美术,是一个可以无限挖掘的舞台宝库。就像新一代战机的研发,充满无数的不确定性,充满挑战,这部剧的创作和展演,也是如此。舞台演员在戏里是角色,他们也在创造伟大的艺术传奇。
令人欣喜若狂的是,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交出的答卷,丝毫不逊色于剧中的801所和358厂。
全剧采用冰糖葫芦式的断面式串联结构,但又不是平铺直叙,平均用力,而是张弛有度,疾徐自如。前面两场的跨度是十年,后面是一年到数年。这种剪裁是颇为考究的,所谓有戏则长,无戏则短。第一个十年,一群青年航空人做出不同选择,有人下海,有人坚持,有人摇摆。戏剧冲突就此展开。这里面,家庭矛盾,自我的内心矛盾,努力奋斗与现实困境的矛盾,中国现状和世界形势的矛盾,令观众将注意力深深凝聚到戏剧中,造就了这部剧的深刻戏剧情境和独特戏剧张力。用谭霈生先生的话说,情境和张力的获得,就在于抉择。这部剧的一切最高行动线的划分,戏剧冲突,都在讲抉择。因此可以说,从结构和矛盾的处理上看,这部剧是充分戏剧化的。
然而这显然还不足以体现全剧的艺术魅力。前面说到,这部剧是颇具川味的。这川味的核心人物是剧中的萧一刀,这个人物的川味,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一种母体地方文化的人格化。巴蜀文化浸润下的四川人,乐观,有人情味。第二点也源于第一点,那就是人情味具体体现为重感情,重感恩,因此才更懂得坚持和责任。抗日战争期间的百万川军出川抗日,说明的也是巴蜀性格中的责任和担当一面。这种责任担当是在平时的乐观的性格中孕育的。因此如果总设计师是全剧的叙事主角,那么萧一刀是全剧的情感串联和文化主角。主创团队刻意让萧一刀保留川普念白,很有艺术考量。
综上,全剧叙事和情感,双管齐下,又汲取地方文化要素,让观众觉得好看,又亲切,不知不觉被打动,起到了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
而谈到文化和情感表达,又不得不提全剧的另一番艺术表现,那就是写意化和民族化的艺术思维。
写意化和民族化,这是黄佐临先生和焦菊隐先生留给我们中国话剧的宝贵财富。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主创者很好的加以借鉴,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全剧的空间分割,是在写实基础上的充分写意。而写意的基础又是充分的情感表达及戏剧情境营造。
比如全剧的转场,没有借助幕布,而是用一个吹哨子的调度员完成,配以背景音乐。这个处理很有美感。舞台呈现是一种舞蹈化的造型美,深沉意蕴是对一种独特的时代和环境要素,予以写意化的审美表达。
全剧的布景处理也是写意化的,栅栏式的前幕和二道幕,简洁却富有感染力。又比如西北戈壁的小海和父母的对话,在空间的处理上也是充分写意的。
而最为关键的是,一切的处理都是在推动戏剧向最后的高潮前进。层层递进和推动,为最后的戏剧终点做好铺垫。
不过,这部剧作也并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对戏剧节奏的把握还可以改进。而戏剧节奏的问题,又跟人物性格的塑造的转折不够顺畅有一定的关系。也和一些素材的处理不够艺术真实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从节奏上看,前面的节奏较为平缓,但到戏剧的后部,变得过于急切。
究其原因,前面的处理是比较充容,淡定的。需要处理的戏剧矛盾简洁明了,叙事压力不大。越往后,矛盾复杂性加剧,叙事压力陡然增大。比如小海与家庭的矛盾,试飞员和何医生的爱情,这些情节,能否做一些减法?
而突如其来的飞机改型和万老逝世需不需要都在舞台呈现,也是可以考虑的问题。毕竟如此一来,舞台处理的节奏太挤,浓得有点化不开。而观众还没充分释放完此刻的悲壮,飞机最后升空了。而就在升空的处理中,也值得商榷。毕竟前面的戏已经太满了,这里又要加入试飞员和医生的爱情,又要遇到恶劣天气,反而把万老的神秘礼物淡化了。这种节奏上的紊乱,其实就是没有很好的立主脑,减头绪。因此反而显得有些艺术失真。
最后的高潮,换言之,是因为飞机升空,而不是因为戏剧张力。很显然,最后的用威亚吊起的飞机模型,部长口号式的豪言壮语,试飞员的庄严军礼,都是具有感染力的。但是,这种感染力是一种视觉性的,思想性的动力,建立在观众潜在的爱国情绪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戏剧审美高度。因此不得不说,这或许是这部剧作唯一的美中不足之处。
凤头,猪肚,豹尾,是说起要响亮,本剧立意高远,可谓响亮。中间要如猪肚有容量,即有故事,有情感,有冲突和张力,本剧也基本完成。最后的豹尾,目前看来,还可以更加生猛。


作者:吴民 (四川大学副教授) 

【成都剧评供稿】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