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剧目孵化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戏剧家》 优秀剧本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指导
增强文化自信 鼓励文化原创 奋力实现全省文艺更大繁荣发展
(在2012年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四川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郑晓幸    发布时间:2012-04-05    点击:836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的2012年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非常重要!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又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意义非凡!本次全会除了全面周详地为文化建设制定了系列行动纲领,同时还提纲挈领赋予了我们艺术创作以创造的内涵,要求把“创造精神贯穿艺术创作生产全过程”, 提出了要积极营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挥重大文化精品工程的示范作用和国家艺术基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原创”等政策氛围, 并且以出产“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为创作目标,进一步对文化的繁荣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战略定位,对全省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贯彻执行,为弘扬主流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出更大贡献下面,就全省艺术创作生产,我强调以下几点。 
  
一、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文化品牌

文化原创,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内核与基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和源泉。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文化品牌是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突出代表性并被大众广泛认同的文化标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上下五千年,古老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前景无限,立于世界文艺之林独树一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有着旺盛的文化创造力,很善于在继承前人文化创造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树立新的民族文化品牌。而民族文化品牌作为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标识,理应以面向国际国内文化市场、代表中华文明时代特征、得到大众广泛认同的文化精品为载体。从这一角度看,推进有创新、有价值、有内涵、有意义的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生产,打造巴蜀文化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文化品牌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理想,都希望通过艺术创作生产创造出自己的文化精品,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文化品牌是精神、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和民族的“宣传队”和“播种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引领,可以极大地激发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文化品牌是在全球语境下挺起文化脊梁的重要途径,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是推动世界文化多样化的重要力量,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传承和传播巴蜀文化、巴蜀理念,让巴蜀文化发扬光大、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四川,都需要在艺术创作中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民族文化品牌。

二是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文化品牌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文化创造具有战略性、独特性、稀缺性,能够在不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中实现文化的终端价值。以创造求发展,从来都是文艺创作进取法则和内在动力,同时创造也永远是促进文化实现快速、刚健和均衡发展的引擎。没有创造就没有文化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空间,创造不到位,文化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和魅力。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最终要体现在拥有多少市场认同、大众欢迎的文化精品上。文化原创力的强弱多寡是衡量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尺,也是检验文艺成果对经济发展直接贡献率的重要指标。

三是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文化品牌是实现文化强省的重要标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强省的建设,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文化命题,还是一个政治命题,经济命题和社会命题。它关系着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文化安全与话语权的竞争,它关系着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体核心价值体系的贯彻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它关系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条件下,“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地区文化创造实力强弱,实质上代表和反映着当地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独特优质的文化品牌不仅体现一个地区在文化发展方面的创造力,而且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发展,体现地区原始创新能力。因此是否能打造独特优质的文艺精品,树立文化品牌就是衡量我省文化领域是否能迈进“中国创造”的重要标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贸易总体上保持顺差,而文化贸易却处于逆差。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得到长足发展,但文化贸易逆差的局面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扭转,所以还需要开发利用更多的文化优质资源,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更多的文化品牌,从而实现我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 

二、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文化品牌需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国文化的繁荣,最离不开的就是政府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无论是中国的唐宋时代,印度的莫卧儿文明,还是英国的伊利莎白时代,之所以能走在时代前列,无一不是受益于国家政府充满想象力和自由度的文化战略构想。当前,我省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党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深入研究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第一次以全会决定的形式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重大系列问题作出详细战略部署,使之成为全党的意志。省委省政府及时针对我省实际,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同时,旗帜鲜明提出了“要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文化促进社会团结进步的凝聚力;加强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提升文化精神食粮的供给力;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升文化深入基层和群众的服务力;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提升文化繁荣发展的创新力;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六大核心着力点,为我们定下了清晰的奋斗目标。面对新一轮的文化竞争态势,面对前所未有的文化发展战略,我们文化工作者更需要主动适应历史进程,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决定,围绕“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这个定位,在未来的软实力的集体竞争和赛跑中,抢占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使我省文化改革发展走在全国第一方阵。然而作为文化强省目标六大核心着力面之一,作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关键所在,我们艺术创作生产就更不能落下后腿,所以加强艺术创作生产的引导力度,充分发挥地区自身资源优势出产精品力作,打造巴蜀文化品牌,使之走入群众、走进市场、走向世界,争取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抢占先机就显得至关重要。当前强化引领力度,我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正确处理好几大关系。

一是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推动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首先应把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供种类丰富、层次多样的文艺作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同时应注意,文艺作品不能一味迎合大众的消费需求,而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教育引领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为此更应加强对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对主流价值观的知晓、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主要命题有哪些、真理性和说服力在哪里等,都需要加强研究和寻找恰当的表述方式。一定要纠正一些文化作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努力推出更多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市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

      二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推动艺术创作繁荣发展要以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要正确把握文艺作品两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之间的关系,即正确处理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市场在文艺作品评价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如果文艺作品在市场上不受欢迎,经济价值就无法实现,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而这就要求文化作品的提供者既遵循精神艺术创作生产的基本规律,又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努力创作和生产更多既体现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体现主流价值观念既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要引导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为代价而谋取经济效益。

       三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这对关系体现在创作中就是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四川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这是艺术创作生产的宝贵财富,但要把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创作优势资源,就必须有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创新勇气,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新特点,充分把握现代受众的接受特点和心理特征,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采用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现代转换,形成既有教育性质又有娱乐性质、民族特色鲜明、深受市场欢迎的文艺作品。

      四是艺术创作与艺术批评的关系。艺术批评是艺术创作的一面镜子,它贯穿于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辨析思想、甄别美丑、树立标准、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为艺术创作的发展繁荣提供思想动力和理论基础。艺术创作与艺术批评是相辅相成的,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目前,我省艺术创作还是十分活跃的,然而艺术批评现状堪忧,其地位和作用存在被轻视和弱化,甚至被“边缘化”的倾向;同时现在的艺术批评也存在着不进行客观批评,或不痛不痒,击不中要害的痼疾,批评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有的甚至在利益驱动下作“托”,助长了低俗之风的泛滥。我们文化行政部门对这种不良风气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当下艺术批评的缺席实际上是思想的缺席。要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文艺批评导向,进一步加强文艺批评队伍建设。要旗帜鲜明地鼓励、支持开展积极的、健康的文艺批评,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说真话,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为权所惑,不为利所诱,不为人情所困,对事不对人,发挥文艺评论的积极引领作用,重塑文艺批评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五是投入与创作的关系。在市场化条件的今天,从经济投入的角度来鼓励人民创作生产文艺作品无可非议,而且优秀大型文艺作品创作确实需要政府有力的财政资助、文化投入。然而经济投入只是艺术创作的保障之一,经济投入的巨大并不简单等于艺术上的精品力作,创作不会附属于钞票。 有些部门干部经常说,钱不是问题,就看你有没有好的作品。从深处说,这种看似重视文化的言行,实际上更多表明着我们某些领导内心对精品生产急于求成的工作焦虑。

文化、艺术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一种态度,一种对文化精神的执着坚守,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的再现,它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它本质上与金钱无涉,金钱没办法催生精品。相反处理不当,金钱的诱惑还会消磨、吞噬艺术家们的才情和想象。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舞台上真正能传得下去的艺术精品,无一不是艺术家们尚未成名时的厚积薄发之作,呕心沥血之作,精雕细刻反复打磨之作。这些作品都闪烁着艺术精神的理想光彩而不是炫人眼目的金钱光芒。如果我们的创作义无反顾地驶上直奔金钱的快车道那么我们创作必然会在部分地拥有市场的同时丢掉它原本具有的品性,失去滋养受众心灵的作用,沦为填饱肚皮之后的另外一种单纯以娱乐感官和消磨时光为能事的低端消费品。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有钱就一定有文化,有艺术,就一定能够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马克思曾以人类童年的古希腊艺术为例,提醒过我们文化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事实

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持文化创造,推出文化精品,打造巴蜀文化品牌。

我省是文化资源富集的省份,俯瞰巴蜀大地,我们有以成都平原为代表的古蜀传统文化,我们有以成都、德阳、绵阳、广元为代表的三国历史文化,我们有以甘孜、阿坝为代表的康巴民族文化,我们有以凉山州、攀枝花为代表的攀西民俗文化,我们有以遂宁、广安、南充、达州、巴中为代表的伟大英杰故里红色文化资源带,我们还有以岷江水系、金沙江水系、嘉陵江水系、培江水系形成的以江源文明为主题的多条文化长廊……巴蜀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重建文化可谓交相辉映,为我们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先天的优势条件。然而就创作而言,我省文化资源虽然丰厚,但如何在创作中将其实现空间上的超越,转变成现代人受用的形式,真正达成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之间的信息传播与相互交流,还做得不够。
     纵观我省近年来文艺创作,若从作品的数量和热闹程度上作考量,我们的文化无疑是繁荣的,不过若从原创性和精品意识上来评析,客观来说,是平和有余,但锐气不够:比如作品内容创新不足。文艺作品中最能体现创意价值、最具含金量的核心层所占比重轻。原创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精品力作少,新创的时代感强、影响面广、符合时尚审美要求的知名文化名牌比较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强;作品形式创新也不够。将现代高科技手段应用于艺术创作,改造传统传播模式,创造新的文艺样式的能力还有所欠缺,推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乃至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还不够丰富;艺术家“大家”意识和“经典”意识淡薄,对作品精益求精、精心打磨缺乏耐心,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挖掘不够,地域知识及历史文化知识储备不足,欠缺与时代对话的概括能力,使作品缺乏应有的精神含量;以及对艺术人才培养的观念、模式、环境、管理及政策保障、激励机制方面都是得到深思的问题。繁荣与危机是辩证的。满足于低层次的繁荣,就意味着危机;认识到危机所在,就能够抓住机遇,迎来新的更高的繁荣。对此我们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眼下的危机逐一落实到具体解决措施上,作为文艺主管部门,我认为今后要积极做好以下六个着力。

一是着力营造基层文艺创作氛围,实现全省文艺创作生产普遍繁荣。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内容建设,充实推进基层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健全服务配送机制。通过做大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及博览会、四川天府艺术节、四川少数民族艺术节、成都大庙会、凉山火把节、绵竹年画节等一批民族特色浓郁、时代特点鲜明、与群众联系紧密且示范性强、带动力大、影响力深文化活动品牌,积极鼓励基层院团及各类社会团体和机构组织开展艺术创作,在盘活传统节日、民族节庆、民俗活动等文化资源的同时,加大基层文艺创作量上积累,努力生产出更多紧扣社会主题、贴近人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的文艺作品,推动全省文艺创作的普遍繁荣。

二是着力发挥名家名剧名团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没有精品剧目、有多少精品剧目,是衡量一个艺术院团实力的重要指标。精品剧目是经过长期演出实践的磨砺、得到观众认可、能够代表艺术院团创作实力和最高艺术水准的优秀作品,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通常是著名艺术家和艺术院团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象征,也是艺术院团创作积累下的品牌 省直艺术院团拥有丰富的剧目资源,要按照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要求来精进自己的创作水准在推陈出新上起到示范作用,充分发挥精品剧目的品牌效益。因此,省直艺术院团既要重视新剧目的创作,也要注重精品剧目和资源的盘活,建立和完善精品剧目上演制度,整合和挖掘剧目资源,让经典的优秀剧目尽可能多地与观众见面,最大限度地发挥精品剧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充分展现省直院团的创作演出实力的同时,发挥省直院团的引领力度。经过认真研究,今后我们将计划定期举办省直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为集中展示名家名剧名团在剧目创作方面取得成绩搭建舞台,着实做好示范效应

三是着力构建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艺术创作工作者的积极性。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将制定出台我省文艺精品创作奖励制度,对荣获国内外大奖的文艺精品分层次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坚持综合运用资金支持、文艺评奖、舆论引导等手段,坚持组织“重点作品签约制”,激活艺术创作生产力与创造力。不断改进艺术评奖,强化优秀作品的激励作用。要定期对我省获得重大文化创新成果、重大艺术奖项的文艺人才和长期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而做出突出贡献的文艺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同时,搭建多种多样的文艺平台,拓展“弱势艺术”走出去的有效途径。今年我们将积极筹备“四川艺术节”,为全省艺术创作搭建高品质展示平台,促进各类艺术人才脱颖而出;稳步推进两年一次的“四川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评选,建立舞台艺术创作奖励专项资金;继续开展四川省文华奖评奖活动,专业艺术进校园活动,传统节庆活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等各种演出平台和艺术赛事,加大交流演出力度, 努力开拓对外演出市场,以培育观众,解决出路,壮大实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在扩展市场的同时,还要寻找精品与市场的结合点,以此带动剧目排练、打磨、修改和提高,促进既叫好又叫座的剧目产生,推动艺术创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着力加强艺术人才梯次队伍的培养。发掘和培养优秀艺术人才是我省实现文化强省的关键,大量汇聚拔尖人才能有力地推动我省文艺创作生产的繁荣发展。我们要进一步抓好艺术院团岗位设置工作,变人员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鼓励创新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制定好文艺人才培养规划,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举办艺术创作表演人才培训班,选拔优秀中青年艺术业务人才参加文化部举办各类专业培训;要加大社会文艺人才资源整合力度,继续完善和实施重点作品作者签约制度;要特别重视文艺拔尖人才的培养,创新机制,完善政策以求真务实的作风造就一大批文艺领域各方面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

推动全省艺术人才学历结构、职级专业结构、地域分布进一步优化,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特殊艺术人才和老少边穷地区艺术人才培养,促进艺术人才的专业(行当)平衡和区域平衡。有针对性地举办全省各专业培训,选拔有艺术潜力的优秀中青年艺术人才到高等艺术院校或相关院团学习深造,通过岗位培训和挂职锻炼等形式,从今年开始每年计划培训4050名编、导、演、音乐、舞美、研究、评论等人员。不断提高现有艺术人才队伍的素质。

五是着力推动还戏于民的文化下乡机制,让优秀舞台作品反促于人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文化需求。社会发展,民生是关键;文化繁荣,民生是基础。文化与民,好比鱼和水,彼此相依,密不可分,文化繁荣发展的点点滴滴都要体现在惠民上,精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观众接受和喜爱,让更多观众能充分分享到文化成果。所以我们要加大政府采购舞台优秀剧(节)目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下基层长效机制,鼓励省级艺术院团深入基层开展送文化下乡(进社区、部队、厂矿、高校)演出活动,丰富“高雅艺术进社区、下基层”等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把优秀的舞台剧(节)目送到群众中去,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还戏于民,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其文化素质,真正把“文化惠民、文化乐民”工程落到实处,形成良性循环

六是着力推进院团体制机制改革,为创作生产激发新的活力。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今年要全面深化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总的原则是转企改制,要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单位活力,凝聚单位人才,调动演职人员的积极性。然而艺术院团转型,市场化生存是核心,如何尽快激活内部机制是关键,有体制改革如没有内部机制改革,那将是“空头”改革。院团体制改革不是甩包袱,不是把文化工作者逼上绝路,而是要增强广大文化工作者面向市场、服务群众的能力,要让大家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所以机制改革和体制改革应同步推进,按照中央关于体制改革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要求,今年我们一方面要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紧紧抓住转企改制这一中心环节,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做法,结合我省转制院团实际,在财税支持、人员安置、社保衔接、土地处置、演出场地建设、优秀剧目创作演出等方面研究制定更加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强化政策保障,探索建立扶持转制院团发展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着实推动已转制的国有文艺院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发展治理结构法人,对改制后的企业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全员聘用、评聘分开的原则,做到人才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要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合理拉开收入距离,逐步建立重实际,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要着实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搭建公平竞争平台,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切实保障职工权益,通过实行“老人老办法,中人老办法,新人新机制”等措施,增强转制文艺院团的发展实力和活力。同时,大力发展民营艺术院团,对国有艺术院团和民营艺术院团发展在政策上要一视同仁,在投入支持上等值等量。

 

国运昌,文运兴。党和国家事业已经踏入新的历史征程,文艺创作工作任务更加光荣艰巨。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同志们,让我们扎实工作,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鼓励文化原创,继续加强对艺术创作生产的引导,力争创作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的讲话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的2012年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非常重要!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又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意义非凡!本次全会除了全面周详地为文化建设制定了系列行动纲领,同时还提纲挈领赋予了我们艺术创作以创造的内涵,要求把“创造精神贯穿艺术创作生产全过程”, 提出了要积极营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挥重大文化精品工程的示范作用和国家艺术基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原创”等政策氛围, 并且以出产“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为创作目标,进一步对文化的繁荣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战略定位,对全省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贯彻执行,为弘扬主流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出更大贡献下面,就全省艺术创作生产,我强调以下几点。 
  
一、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文化品牌

文化原创,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内核与基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和源泉。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文化品牌是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突出代表性并被大众广泛认同的文化标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上下五千年,古老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前景无限,立于世界文艺之林独树一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有着旺盛的文化创造力,很善于在继承前人文化创造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树立新的民族文化品牌。而民族文化品牌作为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标识,理应以面向国际国内文化市场、代表中华文明时代特征、得到大众广泛认同的文化精品为载体。从这一角度看,推进有创新、有价值、有内涵、有意义的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生产,打造巴蜀文化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文化品牌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理想,都希望通过艺术创作生产创造出自己的文化精品,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文化品牌是精神、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和民族的“宣传队”和“播种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引领,可以极大地激发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文化品牌是在全球语境下挺起文化脊梁的重要途径,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是推动世界文化多样化的重要力量,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传承和传播巴蜀文化、巴蜀理念,让巴蜀文化发扬光大、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四川,都需要在艺术创作中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民族文化品牌。

二是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文化品牌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文化创造具有战略性、独特性、稀缺性,能够在不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中实现文化的终端价值。以创造求发展,从来都是文艺创作进取法则和内在动力,同时创造也永远是促进文化实现快速、刚健和均衡发展的引擎。没有创造就没有文化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空间,创造不到位,文化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和魅力。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最终要体现在拥有多少市场认同、大众欢迎的文化精品上。文化原创力的强弱多寡是衡量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尺,也是检验文艺成果对经济发展直接贡献率的重要指标。

三是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文化品牌是实现文化强省的重要标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强省的建设,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文化命题,还是一个政治命题,经济命题和社会命题。它关系着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文化安全与话语权的竞争,它关系着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体核心价值体系的贯彻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它关系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条件下,“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地区文化创造实力强弱,实质上代表和反映着当地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独特优质的文化品牌不仅体现一个地区在文化发展方面的创造力,而且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发展,体现地区原始创新能力。因此是否能打造独特优质的文艺精品,树立文化品牌就是衡量我省文化领域是否能迈进“中国创造”的重要标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贸易总体上保持顺差,而文化贸易却处于逆差。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得到长足发展,但文化贸易逆差的局面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扭转,所以还需要开发利用更多的文化优质资源,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更多的文化品牌,从而实现我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 

二、夯实文化原创力,打造巴蜀文化品牌需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国文化的繁荣,最离不开的就是政府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无论是中国的唐宋时代,印度的莫卧儿文明,还是英国的伊利莎白时代,之所以能走在时代前列,无一不是受益于国家政府充满想象力和自由度的文化战略构想。当前,我省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党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深入研究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第一次以全会决定的形式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重大系列问题作出详细战略部署,使之成为全党的意志。省委省政府及时针对我省实际,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同时,旗帜鲜明提出了“要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文化促进社会团结进步的凝聚力;加强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提升文化精神食粮的供给力;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升文化深入基层和群众的服务力;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提升文化繁荣发展的创新力;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六大核心着力点,为我们定下了清晰的奋斗目标。面对新一轮的文化竞争态势,面对前所未有的文化发展战略,我们文化工作者更需要主动适应历史进程,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决定,围绕“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这个定位,在未来的软实力的集体竞争和赛跑中,抢占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使我省文化改革发展走在全国第一方阵。然而作为文化强省目标六大核心着力面之一,作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关键所在,我们艺术创作生产就更不能落下后腿,所以加强艺术创作生产的引导力度,充分发挥地区自身资源优势出产精品力作,打造巴蜀文化品牌,使之走入群众、走进市场、走向世界,争取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抢占先机就显得至关重要。当前强化引领力度,我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正确处理好几大关系。

一是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推动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首先应把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供种类丰富、层次多样的文艺作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同时应注意,文艺作品不能一味迎合大众的消费需求,而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教育引领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为此更应加强对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对主流价值观的知晓、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主要命题有哪些、真理性和说服力在哪里等,都需要加强研究和寻找恰当的表述方式。一定要纠正一些文化作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努力推出更多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市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

      二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推动艺术创作繁荣发展要以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要正确把握文艺作品两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之间的关系,即正确处理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市场在文艺作品评价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如果文艺作品在市场上不受欢迎,经济价值就无法实现,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而这就要求文化作品的提供者既遵循精神艺术创作生产的基本规律,又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努力创作和生产更多既体现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体现主流价值观念既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要引导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为代价而谋取经济效益。

       三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这对关系体现在创作中就是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四川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这是艺术创作生产的宝贵财富,但要把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创作优势资源,就必须有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创新勇气,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新特点,充分把握现代受众的接受特点和心理特征,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采用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现代转换,形成既有教育性质又有娱乐性质、民族特色鲜明、深受市场欢迎的文艺作品。

      四是艺术创作与艺术批评的关系。艺术批评是艺术创作的一面镜子,它贯穿于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辨析思想、甄别美丑、树立标准、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为艺术创作的发展繁荣提供思想动力和理论基础。艺术创作与艺术批评是相辅相成的,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目前,我省艺术创作还是十分活跃的,然而艺术批评现状堪忧,其地位和作用存在被轻视和弱化,甚至被“边缘化”的倾向;同时现在的艺术批评也存在着不进行客观批评,或不痛不痒,击不中要害的痼疾,批评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有的甚至在利益驱动下作“托”,助长了低俗之风的泛滥。我们文化行政部门对这种不良风气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当下艺术批评的缺席实际上是思想的缺席。要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文艺批评导向,进一步加强文艺批评队伍建设。要旗帜鲜明地鼓励、支持开展积极的、健康的文艺批评,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说真话,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为权所惑,不为利所诱,不为人情所困,对事不对人,发挥文艺评论的积极引领作用,重塑文艺批评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五是投入与创作的关系。在市场化条件的今天,从经济投入的角度来鼓励人民创作生产文艺作品无可非议,而且优秀大型文艺作品创作确实需要政府有力的财政资助、文化投入。然而经济投入只是艺术创作的保障之一,经济投入的巨大并不简单等于艺术上的精品力作,创作不会附属于钞票。 有些部门干部经常说,钱不是问题,就看你有没有好的作品。从深处说,这种看似重视文化的言行,实际上更多表明着我们某些领导内心对精品生产急于求成的工作焦虑。

文化、艺术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一种态度,一种对文化精神的执着坚守,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的再现,它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它本质上与金钱无涉,金钱没办法催生精品。相反处理不当,金钱的诱惑还会消磨、吞噬艺术家们的才情和想象。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舞台上真正能传得下去的艺术精品,无一不是艺术家们尚未成名时的厚积薄发之作,呕心沥血之作,精雕细刻反复打磨之作。这些作品都闪烁着艺术精神的理想光彩而不是炫人眼目的金钱光芒。如果我们的创作义无反顾地驶上直奔金钱的快车道那么我们创作必然会在部分地拥有市场的同时丢掉它原本具有的品性,失去滋养受众心灵的作用,沦为填饱肚皮之后的另外一种单纯以娱乐感官和消磨时光为能事的低端消费品。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有钱就一定有文化,有艺术,就一定能够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马克思曾以人类童年的古希腊艺术为例,提醒过我们文化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事实

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持文化创造,推出文化精品,打造巴蜀文化品牌。

我省是文化资源富集的省份,俯瞰巴蜀大地,我们有以成都平原为代表的古蜀传统文化,我们有以成都、德阳、绵阳、广元为代表的三国历史文化,我们有以甘孜、阿坝为代表的康巴民族文化,我们有以凉山州、攀枝花为代表的攀西民俗文化,我们有以遂宁、广安、南充、达州、巴中为代表的伟大英杰故里红色文化资源带,我们还有以岷江水系、金沙江水系、嘉陵江水系、培江水系形成的以江源文明为主题的多条文化长廊……巴蜀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重建文化可谓交相辉映,为我们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先天的优势条件。然而就创作而言,我省文化资源虽然丰厚,但如何在创作中将其实现空间上的超越,转变成现代人受用的形式,真正达成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之间的信息传播与相互交流,还做得不够。
     纵观我省近年来文艺创作,若从作品的数量和热闹程度上作考量,我们的文化无疑是繁荣的,不过若从原创性和精品意识上来评析,客观来说,是平和有余,但锐气不够:比如作品内容创新不足。文艺作品中最能体现创意价值、最具含金量的核心层所占比重轻。原创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精品力作少,新创的时代感强、影响面广、符合时尚审美要求的知名文化名牌比较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强;作品形式创新也不够。将现代高科技手段应用于艺术创作,改造传统传播模式,创造新的文艺样式的能力还有所欠缺,推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乃至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还不够丰富;艺术家“大家”意识和“经典”意识淡薄,对作品精益求精、精心打磨缺乏耐心,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挖掘不够,地域知识及历史文化知识储备不足,欠缺与时代对话的概括能力,使作品缺乏应有的精神含量;以及对艺术人才培养的观念、模式、环境、管理及政策保障、激励机制方面都是得到深思的问题。繁荣与危机是辩证的。满足于低层次的繁荣,就意味着危机;认识到危机所在,就能够抓住机遇,迎来新的更高的繁荣。对此我们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眼下的危机逐一落实到具体解决措施上,作为文艺主管部门,我认为今后要积极做好以下六个着力。

一是着力营造基层文艺创作氛围,实现全省文艺创作生产普遍繁荣。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内容建设,充实推进基层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健全服务配送机制。通过做大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及博览会、四川天府艺术节、四川少数民族艺术节、成都大庙会、凉山火把节、绵竹年画节等一批民族特色浓郁、时代特点鲜明、与群众联系紧密且示范性强、带动力大、影响力深文化活动品牌,积极鼓励基层院团及各类社会团体和机构组织开展艺术创作,在盘活传统节日、民族节庆、民俗活动等文化资源的同时,加大基层文艺创作量上积累,努力生产出更多紧扣社会主题、贴近人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的文艺作品,推动全省文艺创作的普遍繁荣。

二是着力发挥名家名剧名团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没有精品剧目、有多少精品剧目,是衡量一个艺术院团实力的重要指标。精品剧目是经过长期演出实践的磨砺、得到观众认可、能够代表艺术院团创作实力和最高艺术水准的优秀作品,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通常是著名艺术家和艺术院团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象征,也是艺术院团创作积累下的品牌 省直艺术院团拥有丰富的剧目资源,要按照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要求来精进自己的创作水准在推陈出新上起到示范作用,充分发挥精品剧目的品牌效益。因此,省直艺术院团既要重视新剧目的创作,也要注重精品剧目和资源的盘活,建立和完善精品剧目上演制度,整合和挖掘剧目资源,让经典的优秀剧目尽可能多地与观众见面,最大限度地发挥精品剧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充分展现省直院团的创作演出实力的同时,发挥省直院团的引领力度。经过认真研究,今后我们将计划定期举办省直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为集中展示名家名剧名团在剧目创作方面取得成绩搭建舞台,着实做好示范效应

三是着力构建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艺术创作工作者的积极性。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将制定出台我省文艺精品创作奖励制度,对荣获国内外大奖的文艺精品分层次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坚持综合运用资金支持、文艺评奖、舆论引导等手段,坚持组织“重点作品签约制”,激活艺术创作生产力与创造力。不断改进艺术评奖,强化优秀作品的激励作用。要定期对我省获得重大文化创新成果、重大艺术奖项的文艺人才和长期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而做出突出贡献的文艺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同时,搭建多种多样的文艺平台,拓展“弱势艺术”走出去的有效途径。今年我们将积极筹备“四川艺术节”,为全省艺术创作搭建高品质展示平台,促进各类艺术人才脱颖而出;稳步推进两年一次的“四川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评选,建立舞台艺术创作奖励专项资金;继续开展四川省文华奖评奖活动,专业艺术进校园活动,传统节庆活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等各种演出平台和艺术赛事,加大交流演出力度, 努力开拓对外演出市场,以培育观众,解决出路,壮大实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在扩展市场的同时,还要寻找精品与市场的结合点,以此带动剧目排练、打磨、修改和提高,促进既叫好又叫座的剧目产生,推动艺术创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着力加强艺术人才梯次队伍的培养。发掘和培养优秀艺术人才是我省实现文化强省的关键,大量汇聚拔尖人才能有力地推动我省文艺创作生产的繁荣发展。我们要进一步抓好艺术院团岗位设置工作,变人员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鼓励创新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制定好文艺人才培养规划,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举办艺术创作表演人才培训班,选拔优秀中青年艺术业务人才参加文化部举办各类专业培训;要加大社会文艺人才资源整合力度,继续完善和实施重点作品作者签约制度;要特别重视文艺拔尖人才的培养,创新机制,完善政策以求真务实的作风造就一大批文艺领域各方面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

推动全省艺术人才学历结构、职级专业结构、地域分布进一步优化,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特殊艺术人才和老少边穷地区艺术人才培养,促进艺术人才的专业(行当)平衡和区域平衡。有针对性地举办全省各专业培训,选拔有艺术潜力的优秀中青年艺术人才到高等艺术院校或相关院团学习深造,通过岗位培训和挂职锻炼等形式,从今年开始每年计划培训4050名编、导、演、音乐、舞美、研究、评论等人员。不断提高现有艺术人才队伍的素质。

五是着力推动还戏于民的文化下乡机制,让优秀舞台作品反促于人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文化需求。社会发展,民生是关键;文化繁荣,民生是基础。文化与民,好比鱼和水,彼此相依,密不可分,文化繁荣发展的点点滴滴都要体现在惠民上,精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观众接受和喜爱,让更多观众能充分分享到文化成果。所以我们要加大政府采购舞台优秀剧(节)目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下基层长效机制,鼓励省级艺术院团深入基层开展送文化下乡(进社区、部队、厂矿、高校)演出活动,丰富“高雅艺术进社区、下基层”等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把优秀的舞台剧(节)目送到群众中去,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还戏于民,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其文化素质,真正把“文化惠民、文化乐民”工程落到实处,形成良性循环

六是着力推进院团体制机制改革,为创作生产激发新的活力。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今年要全面深化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总的原则是转企改制,要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单位活力,凝聚单位人才,调动演职人员的积极性。然而艺术院团转型,市场化生存是核心,如何尽快激活内部机制是关键,有体制改革如没有内部机制改革,那将是“空头”改革。院团体制改革不是甩包袱,不是把文化工作者逼上绝路,而是要增强广大文化工作者面向市场、服务群众的能力,要让大家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所以机制改革和体制改革应同步推进,按照中央关于体制改革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要求,今年我们一方面要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紧紧抓住转企改制这一中心环节,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做法,结合我省转制院团实际,在财税支持、人员安置、社保衔接、土地处置、演出场地建设、优秀剧目创作演出等方面研究制定更加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强化政策保障,探索建立扶持转制院团发展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着实推动已转制的国有文艺院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发展治理结构法人,对改制后的企业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全员聘用、评聘分开的原则,做到人才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要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合理拉开收入距离,逐步建立重实际,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要着实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搭建公平竞争平台,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切实保障职工权益,通过实行“老人老办法,中人老办法,新人新机制”等措施,增强转制文艺院团的发展实力和活力。同时,大力发展民营艺术院团,对国有艺术院团和民营艺术院团发展在政策上要一视同仁,在投入支持上等值等量。

 

国运昌,文运兴。党和国家事业已经踏入新的历史征程,文艺创作工作任务更加光荣艰巨。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同志们,让我们扎实工作,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鼓励文化原创,继续加强对艺术创作生产的引导,力争创作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的讲话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